庄子鼓捣了些什么?
如何确定是否完全理解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有人问这个历史人物任何一个问题,你的回答跟历史人物的回答差不多,于是就可以说你深刻的理解了这个历史人物的思想。
比如老子,如果有人问老子,什么是道。你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说道不能言说,只能自己理解。如果很多问题你的回答跟老子大同小异,那么可以认为你完全掌握了老子的思想。
只有了解了历史人物的各种细致的言行,才可以充分把握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才能理解这个人物。细致的言行是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对历史人物生平事件的详细记载,那么精准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
老子,孔子,庄子都没有详细的传记,他们很多言行都已经缺失,虽然也有他们的著作流传下来。这些著作仅仅是骨架,细致的言行是血肉。只有骨架而没有血肉,导致当代人不可能精准掌握他们的思想。虽然很多当代大师不断的撰文,讲座或者座谈他们的思想,实际上都是针对某些部分思想进行的讨论而已。
而掌握历史人物的部分思想,只需思考这个人物思考的问题就行了。
于是,可以很容易理解孔子。孔子自己创造了一套理论:儒学。儒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统治人民并达到长治久安。儒学规定了等级秩序,来取悦统治者和麻痹底层人民,并号召统治者实行仁政。
如果你也思考这个问题,你也就理解了孔子思想的一部分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是这个思路的延申。
在理解老子的思想的时候,困难程度增大了不少。首先老子思考了两个问题:自然界的万物生长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老子针对这两个问题写了道德经。当代人因为科技的发展,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这个问题的思考跟老子不可能一致,于是理解老子的天道思想非常困难。而第二个问题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针对国家治理上,老子主张无为,就是不妄为。这一点就是到了现在也是成立的。一个国家统治者管的越少,则经济越活跃。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大社会小政府的模式,更多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社会得到良性发展。
在人际交往中,老子的不争是争思想也是成立的。是针对某些情况的另类成功学。
孔子跟老子还能凑合理解,到了庄子的时候,出现了灾难性的结果。庄子虽然同样思考了老子这两个问题,他的思想有些也跟老子一样,但是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在于境界。更精确的说,庄子一直在讲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
谁会不知道境界的含义呢?谁会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呢。可是如果被问:怎么做可以达到跟庄子一样的境界?于是就沉默了。庄子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啊,他几次拒绝了高官厚禄,一生逍遥不羁,这种境界岂是普通人可以达到的。
庄子虽然不断通过寓言故事来解释这个境界,并不厌其烦的说了达到这个境界的方法,但是基本没什么用。庄子的境界更像是天生的,普通人只有经过不断的修行,来无限接近这个境界。于是,道教产生了。
你能想象各项机能正常的自己变得不关注美景,不关注美食,不关注美色,不关注各种感官兴趣,而让自己跟天地融为一体。跟造物主对话。生不是生,死不是死。逍遥于宇宙之间,食人间烟火,脱离世间束缚。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庄子的境界。无迹可寻,无法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