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原因
人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不能确定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可以想象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会不快乐。然后社会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只要我们自律了,我们就能靠近理想中的自己,然后就会感到满足,有进步感。
那么,“理想中的自己”这样的一个概念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我可以说,应该是来自于其他的参照物。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媒体上吸收到的别人的形象。比如,社交媒体上,总会有一些人展示自己。最流行的是美丽的容貌,美好的身材,搭配的衣服,氛围感(现在流行的一个概念),又或是通过罗列描述自己的追求者来展示的性吸引力,又或是展示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学历,自己去过的地方。 要么便是塑造性格方面的成功,比如“自信”啦,“情商高”啦。
总之就是从各个可能的方面来塑造出一种“成功”的形象,从而成为别人歆羨的对象。
我忍不住想,假设有一天,人们没有办法彰显出自己比他人优越的地方,是不是很多人的生活都会失去意义。
但话说回来,我想这种比较的结果便是,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一些真实性存疑的“应该”。博主一天学习8小时,所以我也应该学8小时。博主每天都吃得很少,所以我也应该吃的很少。如果我们没能达到这个应该的标准,便会陷入自责。然后又报复性地消费更多这样的内容,仿佛看多了这些东西,也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 虽然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变得越来越无力,也越来越活在虚幻的“应该”之中。
我的想法是,不要给自己造role model. 你的人生不需要什么楷模。我很认真地说。只有你对你的人生有下判断、做决定的权利。
我最讨厌的回复是“ XXX 好优秀啊,我也要变得像他一样优秀“。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我就好像一下子就看完了这个人的人生一样。当然,这份讨厌也带有自我厌恶的成分。
这句话,有很多隐藏的意思。比如,这个人会把人区分为 优秀 vs 不那么优秀。他会带着这样的标准去judge别人,反过来也judge自己。第二,这个人大概会觉得很多人优秀,大概率会很轻信别人在外面展示给他的东西。
我并不是说所谓”上进“是一件错事。只是我觉得真的没必要。好不容易过去了争考高分的时期,又要用新的机械化的标准去衡量自己了吗。生活不是这么过的。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要live an authentic life. 是否真的有细想过authentic的含义。你只有过authentic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快乐。你会自己驱动自己做事。
话说回来,我比较不喜欢的中国人的文化是那种,一定要给人划分三六九等的那种文化。总是要比美比优秀比有钱。这样真的很累。一种很势利的视角。我一边讨厌着这些行为,一边又内化了这种行为。
所以在这样的教育下,其实我们会对与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相处感到无措,总是想着讨好,反而变得不自然了起来。
一些很基本的品质我们都没有拥有。比如平等地对待他人,接受他人,接受自己。比如自主地做事,而不是看别人在做什么,别人有何反应。比如如何与他人合作共赢,如何真诚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觉得人真的挺脆弱的。这种脆弱来自于糊涂,来自于无法理性地思考与做出判断。我们会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就突然疯狂怀疑自己,因为别人展示出的一些“优秀”而突然对自己的一事无成而感到自卑。也会突然觉得很孤独,因为感觉找不到一个人能完全接受自己的每一部分。
我想我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我想,假设能逐渐抛弃那些自己不认可的虚伪的事物,连同那个虚伪而软弱的自己一起抛掉,把目光转向那些真实的正确的事情,人也会越来越坚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