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考,欣喜相逢!
从近期全网围观的王李离婚事件说开去,李清晰的逻辑和表达,不禁让一众网友感叹:“姐姐杀疯了;反PUA教学+心理战第一人;多读书还是好;感受到了知识女性的力量……”。且不论其中的谁是谁非,只想说优秀的逻辑、表达、知识面,我想大部分人都想拥有吧。
那么,如何拥有(越来越)优秀的逻辑和表达?甚至能因着这样的能力随时换工作、换行业、换一种活法?法考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至于为什么性价比高,相信不需我多加赘述。在此分享新鲜出炉的法考备考历程,也是我2021年最充实最骄傲的收获。
一、基本情况
在职一战,非法本 客观214分
二、备考经验
①一颗想过法考的心+②时间+③随时随地有问必答的有经验的小伙伴的悉心指导
(一)一颗想过法考的心
分享一下我想要法考的原因吧:
2020年12月28日,我决心法考时已参加工作5年多,工作上比较游刃有余,早已没有了学生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也慢慢接受了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的事实,但还是要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啊,不枉来人间体验一遭。
记得喜欢的老师在PPT最后留下过一段寄语:
“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宽厚的人格
在追求效能的同时也要追求崇高的价值
对他者的苦难始终保有同理心
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谦逊和敬畏”
普通人是可以努力成为上面说的那种有涵养有温度的人呀。所以,我要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丰富自己,向想要成为的人努力,同时给自己多一个人生选择,多一份内心的骄傲。
(二)时间及学习安排
1.背景小唠叨
其实2019年12月,我就想要法考了,当时还听完了刑法总则的课程并做了笔记,学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但后面因为过年中断了,没人督促指导,又觉得法考的书有点贵,也完全没有过法考的信心,就想说还是别浪费钱了,遂放弃了。
直到2020年12月,小伙伴又跟我提起法考,并用心写了这篇《为什么我推荐法考》,从法考的老师推荐、学习方法、学科特点、学习资料的获取、思想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说明,阅罢我信心倍增,于是开启了我充实的2021备考之路。
2.言归正传
按照小伙伴的推荐和建议,我先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备考计划,做好了持久备战的心理准备。
计划的学习时长是:客观题600小时+主观题170小时
因疫情延考实际学习时长:客观题733小时+主观题230小时(两次延期太磨人o(╥﹏╥)o)
客观题经验:
(1)老师及课程推荐:我基本上按照小伙伴给我推荐的老师听课,小伙伴还会根据我的听课反馈随时调整我的老师。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总之,是快乐享受的学习过程。
(2)时间规划:2021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原来我不是什么都坚持不下去啊,虽然减肥坚持不了,但坚持备战法考我是可以的哈哈
总结:我认为最有效的坚持办法就是:做合理的计划+完成计划+允许自己适当放松。
根据网上的通关经验,知道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稳过后,在小伙伴的指导下,我给自己制定了客观题总体学习目标和规划:除了听课,刑民行商真题要刷至少3遍,其他科目至少2遍。4月之前完成第一轮学习,6月底完成第二轮学习,8月完成第三轮,根据学科特点参考康妈的法考备考方法论,在二轮、三轮中加入三国法、经济法等偏记忆的学科学习。
具体到科目:以刑法为例,计划20天听完第一轮课+做完第一轮真题,然后分解到每天,分解下来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长基本是3小时,然后允许自己有5天左右的时间差,偶尔完不成当天计划也不用沮丧。学完一科做机构的模考,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小伙伴沟通不断校正自己的学习方法。
加上上班摸鱼,这样每天学下来也不太累,学完还给自己留了犯懒和看剧的时间(我备战法考间隙看了10部电视剧,小旅游了两次,算是学习工作生活三不误。)
主观题:谈经验,为时尚早。
小伙伴是17天每天10小时学习过的主观题,作为上班族的我不能抽出这样大块的时间,所以在客观题阶段就注意打好基础。2021年的主观题印证了命题人反押题很明显,没有什么必考,也没有什么必定不考,所以前期基础很重要。
我的总体备考方法同客观题一致,先了解学到什么程度可以过,然后再具体到每一科,分解到每一天学什么。这个阶段自己可以判断适合什么样的老师和课程,资料不贪多,只选自己适合的。(等出成绩再说说我具体怎么学的吧哈哈)
(三)随时随地有问必答的有经验的小伙伴的悉心指导
如果,你没能像我这样幸运,有这样一位法考路上,随时随地有问必答的有经验的小伙伴,那么,欢迎联系我们,我们愿意携手将这份青涩但绝对真诚的备考经验传递给你,也算是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普法工作做出的一点个人努力吧。
当然,随时随地有问必答是需要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备考时我经常叨扰我这位小伙伴,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不是吗?哈哈。所幸我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没有辜负小伙伴全程的悉心指导。
希望选择法考的你,会同我遇到法考的感受一样: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最后,祝万事胜意,活出自洽、满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