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效率的最高级方法——注意力
寒假来袭,假温馨提醒学生党们做好全面赶跑计划,一个月要能抓住机会,完全可以拉开1-(-1)=2的差距,别人家的孩子总有偷懒的时候。
1
回归正题,本文是非长文,谈谈注意力问题。
这个注意力问题在假眼里远比普通的英语学习方法论重要,原因很简单,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英语的问题”,同时是“如何学习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标题其实不太契合,这里谈的注意力不仅仅适用于学习英语,同样适用于大部分普通意义上的学习,这里仅以英语为例。
读者提问:”练英语听力时候老走神怎么办?一个小时得走神五六次.非常影响效率,很有挫败感”
汗,这个问题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即使是学习高手,同样会不经意地走神,比如突然想起某个人,看到这个内容突然联想起曾经看过的相似内容......
只是出现频率比普通人低得多,所以效率相比下自然不是一个级别。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一系列的“突然”给抹杀掉,转变成刻意,大大降低走神的频率。
大部分人都看过网络小说,看小说的时候往往一看就沉迷好几个小时而不自知,要是学习能这么集中就爽了去。
但这期间我们有走神吗?肯定有!
只是跟主动学习某个知识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看一本有趣的小说时候的注意力状态,已经是我们能达到的最好的情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把学习状态向这个状态偏移。
2
当我们无法理解内容时,就是走神的概率最高峰,
一个听力材料如果有100个词,其中有25个生词,走神概率最大的时候就是25个单词之中,特别是频繁出现生词的那个区间。
因为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跟不上接收信息的速度,导致无法理解内容,这时候意识(理性)已经得不到控制,脑袋出现空白区,或者说是潜意识占据了一个空档。
等你回过神来时,大呼后悔,赶紧跟上去重新练习,没想到又走神了......
这种情况,最核心的原因是要学习的东西难度过高了,大脑根本处理不了短时间内那么多接收的信息,必须降低学习材料的难度。
这点非常类似于南加州大学克拉申的“i+1”理论(可理解输入):
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我们看小说能够入迷地看好几个小时,但如果把小说换成繁体字,还能够沉迷几个小时?都在一个个琢磨字体,然后走神去了。
简单的小方法:
1、降低材料的难度,尽量符合“i+1”水平
这点非常重要
2、降低大脑接收信息的速度
比如,频繁暂停做笔记/抄写/朗读,停下来写/朗读的过程就是在降低输入信息的速度,所以一个10分钟的视频,完全可以暂停20次,就会发现分神的次数大大减少。
3、利用刚睡醒的时间
每天早上刚睡醒的时候,是脑袋一片空白的时候,是注意力在一天内最集中的时间,善用那段时间;午休起来那段时间也算。
4、做一个好的开始
这个方法本人没实实在在地验证过,就是开始做需要高度专注的学习时,进行一个热身,比如:背5分钟单词,看5分钟书,都是需要轻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哪怕是习惯性地泡杯菊花茶能让你静下来,这个方法属于调整状态,根据个人习惯灵活调整。
5、杜绝外界干扰
手机是个很烦的事儿,工作的人可能没有条件,学生是有的,把手机翻过来,放在看不到的地方,除了接电话/闹钟能有声音外,不让任何声音发出,有急事的都会打电话。
6、截止时间
这个方法是我一直使用的小窍门,下载一个倒计时软件(有些电脑自带),每次设置1小时,倒计时结束就进行下一个任务;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非常清晰地算出今天一共学习了几个小时(用了几次倒计时),可以很容易做出一个时间记录表。
7、间断性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的学习(以上),大脑耗能也不小,最好实在50+10mins的时间模式,学习50分钟,休息5-10分钟,保证精力充沛。
8、刻意训练
注意力这样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强化的,长时间地刻意练习,即使是看天书,也能比别人多专注一会。
以上是假常用的学习方法,用于辅助学习,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就不提了,重要性一般。
最后祝学生党们寒假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