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和2021年总结
记些流水账。
2021年最后一天,新州新增2万1千,媒体报道:澳洲进入抗疫新纪元。
疫情从19年年末开始,彼时我在新西兰南岛road trip,风景无限好。临近春节随着形势的变化,关注各种消息,频繁和家人视频告诫爸妈一定要注意防护。很割裂的是,那时我还在忙着办理美国签证准备三月份去SXSW - 和奥美合作的一个客户项目拿了奖,公司奖励一趟SXSW包食宿机票,我还联系了美国朋友看有没机会结束后纽约碰面。后面的事情就是随着各国疫情爆发,公司取消了所有国际行程,SXSW也宣布活动取消,三月底也开始了居家办公的模式。
说实话那时疫情给我的感觉是在暴风眼中心,顾着自己的生活守着点平静。每周CEO talk说说大致情况呼吁自愿降薪休多些年假帮助公司和大家一起度过难关,我忙着工作也没觉得有什么危机感,直到6月初(20年)公司说不会再给我续工签,7月底工签到期。难以置信和委屈,凭什么炒我,怎么可能是我。是,那段时间是有各个方面的问题,我也打算跳槽在面试新加坡fb的工作,但怎么能在我炒你之前炒我呢?我的贡献和创造的价值呢?现在看来真的觉得好好笑啊这些个想法。
也没法一直自我怀疑和委屈,现实推着往前走,暂时回国还是留在这还是去加拿大,怎么选,回国的话怎么调整自己“灰溜溜回国”的loser心态。老陈那会拿的是我的partner签证,并且已经拿到了几家学校的offer,最终选了澳洲的offer,我拿他的学生partner签证,打起精神再战一次,毕竟还得生活。面试了几家也拿到了几个offer,有个狗血的最后合同步骤水了也是让我对wpp彻底失望了。最终选了家小团队,踌躇满志地要干好这份证明自己,然后12月初一个周五早上毫无征兆地收获了辞退。boom。
连续两次被炒,心态彻底崩了。
靠着《琉璃》和去kosciuszko的road trip慢慢熬过来了。然后是否回国的想法再次出现,因为觉得自己在澳洲的气数已尽,也是因为刚好有个创业的朋友问我想不想回去跟他一起干。21年年初clubhouse火起来了,很多海外小组房间在聊回不回国这类的话题,听了几圈明白听这些瞎几把的没用,还得自己想。但其实自己也想不明白,最终决定留下来的trigger是p厂的recruiter回复了我之前没报什么希望投的一份简历。
21年是围绕着p厂过的。很好的福利,工资奖金股票医保各种津贴,让我觉得以前挣的都是屁。很好的同事,最喜欢的是和我同一天入职的阿根廷妹纸,和我性格完全不同但是很契合,会在早会的时候顶着湿漉漉的头发说刚刚冲浪回来,行政妹纸是我见过最有culture difference consciousness的澳洲人,她不会假设我懂得某些澳洲本地的事物,后入职的老大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对我圣诞假回国探亲计划和焦虑她都表现出非常supportive,甚至在某个时刻因为我回国的事而眼湿,很有个人管理风格也很有人味。
基本上我的20年和21年都围绕着工作转,还蛮无聊的。要说新年有什么愿望,大方向是能建立工作以外的东西,经济和非经济的。不管是喜欢的公司还是不喜欢的公司好福利差福利,把经济来源和评价认可体系依靠在本质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组织既危险又脆弱,自己也不过是随时能被替换掉的打工人而已。
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找到切入点,平平安安,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