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普通而孤独的人,却不失温暖(八十)
第二天,东方还没见亮,李文英就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等到外送小哥一打来电话,她就匆匆下楼,去迎接自己的“宝贝们”了。 时间尚早,晨光只落到靠东的三幢高楼。也因为“疫情”,整个小区都显得分外安静。原本,不论严寒,只要是不下雨的天气,喷泉池边总有几个大爷在六点前就早已开始打太极,挥舞木剑,而今,小区里却只剩得高高低低的树叶在晨风里沙沙作响。偶有几片耐不住寂寞的叶子,缓缓飘落,似乎是在这过分安静的氛围里有意地发出点响动,为生活添点活力,添点热气。 只是拿菜,李文英也被要求看码,测温。李文英都“听话”地照做了。 她暗想:这些社区工作者和保卫人员可真辛苦!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站在这里的,可这样冷的天气,这样早的时间,谁不希望可以呆在家里“服从指挥”呢?她一个农村妇女,平时根本没觉得或者也琢磨不透社区工作人员在忙些什么,还以为他们很轻松,上班只是喝喝茶聊聊天……还有这些保安门卫,以前也只是觉得管理门禁是他们赚钱的行当,就是他们的工作,但这“疫情”一来,这些人确实是肉眼可见地更忙碌了,或许,他们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再远一点,还站着两个身穿迷彩服的军人,听保安说是区里安排来的武警,帮忙一同管理协调的。突然,李文英的鼻子一热,满含温情地看了看这些“陌生人”,然后拎起东西,慢慢转身踱步回了家里。 苏澄已经起来,在线上处理学校里的事务。“疫情”一来,这些老师们却并没有轻松下来,需要关注和安排的事情反而陡然剧增。老师们在商量着线上教学如何推进,如何落实细则,在讨论着该如何关注学生心理,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大家都在大群、小群里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一开始,也有恐慌的、不安的,同时,也有安抚的、出谋划策的,但最终所有人归于平静,期待领导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另一边,各班主任们也都定下心来,开始忙碌地收集“健康码”“行程码”,收发采集各种资料信息,忙得不可开交。 特殊时期,特殊环境,虽说只是呆在家里,可生活永远不会简简单单就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沉静与幸福的前提一定是家国安定,家人康健。 将塑料袋里的所有东西一样样拿出来,规整到冰箱、菜架子里,李文英就开始倒腾起“饺子宴”。 李文英拿起叮咚买菜送来的五花肉,用鼻子闻了闻,“嗯”了一声,暗想这肉还不错。用清水漂洗之后,就将其平放到原木砧板上,再用锋利的银刀将肉切成一块块,又耐心地切成一片片。之后她就把肉挪成一堆,估摸着时间,等到林俊昊、林子言醒来,等到周边几户人家也陆陆续续起床,她再开始剁肉末。 摘好韭菜,剥好冬笋,洗好香菇、香葱,再用另一块防菌砧板切好这些蔬菜丁,并把它们放到自己独爱的那一套釉下彩陶瓷蓝盘子里,灰、白、绿,再添几颗胡萝卜红,厨房顿时显得熠熠生辉起来。 擦干净桌子,沿着桌边铺上几条长长的保鲜膜,整齐地摆放好饺子皮,李文英拍拍手,满意地笑了笑。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时间一到,大展拳脚。 此刻,你是不是认为她可以歇下来,坐一坐,或者看看电视了?不不不,农村人是闲不下来的,或者说忙碌惯了的人是闲不下来的,他们永远都是“眼里有活”的,似乎永远也不会让自己有多少安逸。就像在平时,送林子言到幼儿园后,李文英也总是在洗衣、晾晒、扫地、拖地、做饭、整理上度过剩余的时间,午后有点时间空下来,也仅仅是眯半个小时,之后又是做这些重复又单调的事。 可天天打扫规整的房子哪有那么多不干净的地方等着她忙活?于是,她最近两个月就又开始“重操旧艺”,为外孙女打毛衣。还别说,李文英织的毛衣,还真像是从小商店里买来的。你瞧:这竖排横排的针织线,整整齐齐,这黄色的小鸭子、小猫栩栩如生,小动物的头上还有翠绿色的小领带、玫红色的小帽子,无不生动可爱。林子言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毛衣去向幼儿园里的“好朋友们”炫耀一番,李文英也自得其乐,很是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