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胡乱看的2021年
2021年是胡乱看的一年,逮到一个作者就要看完这个强迫症太害人了。算是把纪德的大部分作品都看完,纪德的家境与福楼拜应该比较类似,一生从未工作过,但与母亲的关系差别很大。虽然纪德敢于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充满热情,但还是更喜欢加缪。一直以为加缪去世后阿尔及尔的事情才落定,没想到加缪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家乡没了。《蒂博一家》看的唯一一本大部头,从年初看到年底,马丁杜加尔与纪德的差别就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马丁杜加尔从不塑造特例的角色,所以每个觉得看着都很真实。就目前看的几本牛津通识,我对此系列非常不看好。今年功利方面的书看的比较多,而且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是必须得记笔记,不能光写todo,可能看的时候写了这里需要写代码回测,那里需要找类库,回头就忘了。而且国外的人写的书,还算是有些干货,国内的人大多数都很水,比如但斌的《时间的玫瑰》,我觉得他肯定是有水平的,但是就是不想告诉别人,那你干嘛写书呢。年初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假设检验,只好补一下数学,发现《欧姆漫画系列》用来入门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很多人吐槽漫画情节如何如何(这跟爱情动作片吐槽剧情不好一样)。黎东方系列建议只看宋朝和两晋南北朝。之前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下面看到有人说同样是自杀的作者,邱妙津就没人关注,所以看了两本,说个不敬的话,挺有天赋的,如果能挺住,可能后面会有一定成就。

法国文学相关

量化相关

数学相关

其它
全书九卷讲述了一战前和一战中的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情景和欧洲动荡局势,蒂博一家和丰塔南一家(次要)两代人的遭遇。前面七卷主视角为昂图瓦纳,第八卷也就是全书最精彩也最长的一卷的主视角为雅克。雅克的三次“出走”与一战的即将爆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一次和达尼埃尔的出走是出于冲动叛逆和浪漫主义,第二次出走是为了追求理想(写作)成为了革命者,第三次出走,在所有社会党人都支持战争的情况下,他的行为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最后走向了跟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加缪很早就列出了自己的写作计划,第一系列荒谬,西西弗神话,第二系列反抗,普罗米修斯神话,第三系列涅墨西斯神话,应该是均衡,可惜意外终止。加缪曾经在杂文里谈过对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建议,一直以为加缪去世后阿尔及利亚才彻底解决,没想到加缪生前就已经知道了结果。加缪的倾向应该无论是左还是右都不会喜欢,他和萨特决裂也是意料之中。我和加缪的倾向基本一致。很多人喜欢用加缪的照片当头像,如果使用者本身是左或者右,只能说他不了解加缪的倾向。
作者引用的都是第一手资料,译者把一些名字除了译为中文还保留了原文,都比较用心。十字军在圣地的据点基本都是军事力量薄弱,多股势力很难统一指挥调度,再加上马鲁穆克的投石机和工兵,被沦陷是早晚的事情。在西欧十字军运动热情最高涨的时候伊斯兰世界四分五裂,伊斯兰世界统一后,十字军运动的热情已经不再。
感觉都德的小说更像是基于现实的童话,大多都在描写现实中的温情和美好,即使处于苦难中也带有温暖,而现实中的残忍却都点到为止。虽然《最后一课》《围攻柏林》这两篇关于普法战争爱国主义的短篇比较有名,但描写普罗旺斯风情的其它短篇更能让人看到人间的美好。
应该看完陀氏的书之后再看这个,幸好看过加缪改写的群魔剧本,以及提到的基里洛夫。纪德通过引用书信集简单介绍了陀氏的生平,把陀氏所有书归纳出一些要点来进行评论。巴尔扎克在于广度,陀氏在于深度。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所有人都光线都是均匀的没有影子,而陀氏的是有影子的。尼采肯定自我,陀氏放弃自我。思想者与行动者。傲慢,谦卑,苦难甚至癫痫病的重要性。
篇幅比较短,大部分都是干货,其中一章对于国内的人无法应用。量化入门书籍,需要有较高的数学知识,标准差,协方差,矩阵相乘,矩阵求逆全都不知道。
对冲基金发展史,职业赌徒们的发家史,有的地方翻译明显不通顺。最基本的套期保值虽然说着很简单,但要选出对应的标的就不是很容易了。
本书并不是纪录片的文字版,而是在纪录片上做了很多扩展讨论。作者对08金融危机进行了总结和对美国未来做了展望,美国的监管力度在过度监管的环境看来,也真是两个极端,就算作者如此对前景不乐观,但本书可以在美国出版也比某些地方更宽松。
预测经济的部分总结了《经济指标解读》和《解读中国经济指标》,然后又创新了几种组合应用。周期的部分是把周期应用在a股和美股。作者的理论是基于3.5年850个交易日的周期,并且把850天翻倍运用。作者强调了关于突发事件导致周期拐点出现的因果倒置,周期拐点的出现才导致突发事件,当然这是作者引述前辈的观点。
作者把信息论应用到了投资组合理论,两个比较关键的公式,最优资金比例和增值熵,唯一的问题是盈亏的预期和概率怎么得到,因为一切都建立在已知盈亏预期和概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