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心 镜子 欲望
镜子在现代哲学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欲望和符号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又把这个异化的形象符号视作自己,自我的形象在主体与客体中不断穿插,主体与客体既是一体,又有裂隙,在这个裂隙中,欲望生出了。镜子大师也象征了欲望。欲望的本身不指向符号系统中的存在,欲望目的于欲望。这也是人类的悲剧的必然性,而贝克汉姆就是这个欲望运作体系的化身。他以为欲望所指都是实在以及符号,他与爱丽丝的婚姻,他的爱情,他的长生不死。但镜子大师实现之后却发现欲望所指并不是这些,他获得了爱丽丝的不离开,但他的欲望指向更多的被理解,被殊待。如此循环,欲望超越了所有他所能得到,最终的石之心是一种注定却也被迫的产物。而最后三人在“月亮”上的相约看似是一个文字游戏,却又像极了人们在追逐欲望时脱离了物自体走向符号系统的那种不自知,月亮也从月亮本身变成了“月亮”的符号。因为欲望本身指向的是欲望的再生产,最终其实是一种虚无,因此任务的“不可能”性也象征于此。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