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的生命还需要目标吗?
再翻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看到这句话:“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摒弃一切目标。” 想到《六祖坛经》说:“本自清净具足。” 即是说,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圆满的。 既然本来就是圆满的,那么,追寻圆满就是虚妄——就像骑驴找驴。 问题变成了:圆满的生命,还需要目标吗? 如果没有目标,我的生命力,要在哪里呈现呢? 其他宗派关注的是如何上去,禅宗关注的是如何下来。 从圆满中流出的生命,要流向何方呢? 可以这样下来—— ①假设一个方便的目标,或者②响应众人、时代的要求。 从究竟意义说,人生本没有目标——圆满的生命不需要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生命就蓄积在高高的湖里,与天光云影共徘徊。 如果能这样无所事事、千年万年,也很好。但是,不容易。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我们的心,一直保持空寂的状态,是很难的,总要找些事来用用心。 除了下棋,去解一道数学题,也很好。 生命是自由的,可以自己选择目标。 目标为何并不重要,关键是它给予生命一个方向,来承载、呈现生命的过程,让生命之箭有的放矢,让生命之轮不至空转。 响应众人、时代的要求,是最好的。 我想起毗湿奴,祂的每一次降世,都是如此。 禅宗的说法是,“随缘应物”。 惠能大师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是圆满、无所求的状态——水在高湖。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这是水应人求、向下流的状态。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