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筆記►關於西裝的一些冷知識
平時我比較喜歡單西搭配,也會閲讀相關書籍,瀏覽一些和西裝文化有關的網站。在穿衣搭配的過程中會發現西裝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它們或許已失去了最初的實用性,卻蘊含著有趣的服裝史知識。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爲何西裝上會留有的縫綫?
當你購入一件定制或成衣西裝時,有時會發現在背部開衩部位、肩部和口袋開口有叉形或釘起來縫綫,這是裁縫或工廠的失職嗎?
其實這種名爲假縫綫(basting stitch)的細節是有實用功能的。
在試穿或製作西裝的過程中,這些縫綫能臨時性地確保西裝的不同部位,比如翻領和開衩部位的布料保持拼接穩固,也能在後期的包裝和運輸過程中保持衣物的平整。
有時它們也是優質手工製衣的標志,以此表明自己并非批量生產的產品。
但這并不意味著你應該穿著帶有假縫綫的西裝到處晃悠。不想被視爲西裝門外漢的話,那就請你在把西裝穿出門前把這些縫綫去掉吧!
常見的可去除的假縫綫元素:
·肩部和背部開衩部位的縫綫


·袖子上的商標

·口袋開口處的縫綫。如果是翻蓋口袋,而且你也想保持口袋的平整,你也可以選擇保留縫綫。

爲什麽一側的翻領上有一個扣眼,卻沒有與之對應的紐扣?
在有些西裝的左側翻領上會有一個扣眼,你卻無法在右側找到對應的紐扣,是廠家疏忽了嗎?
起初,人們會在西裝或夾克的一側翻領下方縫製一顆紐扣,在另一側翻領上開一個扣眼,這樣就能在寒冷的天氣把翻領立起并扣起來,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慢慢的,西裝翻領的時尚性超越了功能性,下方的紐扣也被捨棄了,而扣眼則被保留了下來。
當然,如今這個扣眼也並非一無是處,你可以在一些重要場合通過這個細節佩戴點睛的領花或領鏈。


在意大利語中,有一個關於扣眼的習語叫 un fiore all’occhiello,直譯就是「扣眼上的花」,引申為「值得驕傲的事物」。

西裝袖口的衩口是爲醫生設計的
如果你仔細查看西裝的袖口,會發現有些袖口是帶袖扣的衩口。這個貌似時尚的設計最初其實是爲野戰醫生設計的。
19世紀初的野戰醫生規定穿著西裝工作,即便是在戰場也不例外。爲了讓醫生們能在處理手術等緊急事務時輕鬆捲起袖子,倫敦西裝定制聖地薩維爾街(Savile Row)的裁縫們開創了這種設計,這一細節也因此得名「外科袖口」(surgeon cuffs),并一直留存至今。

和外科袖口一起誕生的還有不同的袖扣縫製風格,大致有三類,比較特別是叠扣(kissing buttons),常見於義大利風格的西裝上,這種風格的每顆扣子都有輕微的重叠。有時叠扣也被視爲手工縫製的標志,以示它與機器能輕易生產的轻触式袖扣(kissing non-stacked buttons)和排扣(non-kissing buttons)的區別。



多加的那個口袋能讓你更從容
一件西裝需要都少個口袋?除了常規的左右兩個口袋外,有些西裝還會在右側口袋上方多出一個口袋。
這個具有實用功能的口袋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出現了。其正式名叫零錢袋(change pocket)或票袋(ticket pocket)。當騎馬者來到收費亭時,他們就能從這個小口袋中輕鬆地掏出硬幣,省去了在大口袋中翻找的麻煩。工業革命之後,它成了裝火車票的口袋,為那些需要趕火車的通勤者提供便利。
如今有些款式的西裝還會保留這一設計,雖然它已失去了最初的功能性,卻也為西裝賦予了一點巧思與個性。


感謝你的閲讀,希望上面這些冷知識能爲你的生活帶來一點樂趣,也祝大家都能逐漸培養出屬於自己的風格,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做更閃亮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