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和乐观的区别(原作者:Arthur C. Brooks)
专栏名:怎样度过生活
标题:希望和乐观的区别
副标题:对懵懂者来说,希望略胜一筹
作者:Arthur C. Brooks
狸猫译
2021年9月23日

“怎样度过生活”是阿瑟·布鲁克斯(Arthur Brooks)的周更专栏,处理意义和幸福的问题。
在越战期间,一位曾在越南北部监狱关押了七年多的美国海军中将注意到,在一同服刑的狱友中有一则令人惊讶的趋势。他们当中有的人在毛骨悚然的状况中幸存下来,有的人却无法扛过这一关。那些罹难者往往是一群人中最乐观的。海军中将詹姆斯·斯托克代尔(James Stockdale),后来告诉财经记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他们是那些口中说着,我们将会在圣诞节前被释放。圣诞节来了又走了,复活节来了也走了,接着是感恩节,然后圣诞节又到来。他们心碎而亡。”
我注意到,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个相对温和点的类似例子,一年半以前,COVID-19缓缓从暂时的不方便转变为全新的生活方式。那些最为痛苦的人往往是预测生活将会重返正常的乐观主义者,他们最终因疫情持续不断而大失所望。这之中有的人拼尽全力生活,却陷入对外界彻彻底底的悲观中,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外界相对更少,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更多。
有一个词能够概括这种情况,虽然不去改变现实,却能让事情变得更好:不是“乐观”,而是“希望”。正如斯托克代尔所发现的——我在疫情中相对不那么戏剧化的方式里发现的一样——乐观通常不是提升生存方式的最佳形式。调查现实,希望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当我们从疫情中努力恢复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希望变得更好,并且将这种愈用愈熟练的方式运用于我们的余生中。
人们倾向于把希望和乐观视为同义词,但这并不精确。在一篇2004年发表于《社会与临床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的论文中,两位心理学家用调查数据对两个概念做了语法分析。他们确定,“希望更直接地关注于个人在特定目标上的成就,而乐观则更广泛地关注于未来成果的整体预期质量。”换句话说,乐观是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信念;希望不是这样的假设,而是一种坚信,人们能够通过采取行动,以某种方法使事情变得更好。
希望和乐观能够同时存在,但并非绑定关系。你可以做一个毫无希望的乐观主义者,对个人生活感到无助,但认定一切最终都会变得好起来。你也可以做一个充满希望的悲观主义者,对未来做出否定的预判,但对自己能够对个人和他人的生活做出改变抱有信心。
很多把乐观和人类繁荣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打破了乐观和希望之间的界限。然而将两个概念联结在一起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益处。一篇来自《心理学报告》(Psychological Reports)期刊的研究表明,虽然乐观和希望都能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希望比起乐观的作用更大。
鉴于希望这一概念涉及到个人作用,它与个体成功之间的联系不至于令人惊讶。在一篇2013年发表于《积极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中,研究者将希望定义为“有意愿,并且找到方法”,发现有希望值很高的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高出28%,享有良好健康和幸福的可能性高出44%。一项对英国两所大学的学生进行的多年研究表明,希望作为对衡量自我评价的回应方式,比如“我充满热情地追求我的目标”,比起智力、个性甚至过往成就更能够预测学业上成就。
希望不仅仅是幸福生活中“多它不多”的东西,而是“少它不行”的东西。在2001年发表的关于墨西哥裔美国老人和欧洲裔美国老人,从1992年至1996年一直持续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被归类为没有希望的人有29%在1999年之前死亡,而有希望的那类人中,有11%在1999年之前死亡——在校正了他们的年龄和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之后依然如此。
有的人可能会说,拥有希望只是运气的问题——你生来就有希望。对于乐观者来说,这可能部分正确:一项研究表明,36%的人受基因影响。无论希望是否与遗传有关(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个的研究),大多数哲学和宗教的传统都认为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即使是戒律也被包含在内。事实上,这属于基督教神学的美德:它意味着自愿的行为,而不是幸福预言。
阿维拉的神秘主义的天主教修女特蕾莎(小何注:这里指的是St. Teresa of Avila,1515-1582)相信,希望来自意志和承诺。正如她在16世纪诗意地写道:“希望,噢我的灵魂,希望……你越是挣扎,你就越能证明你对上帝的爱,你就越能有一天与你的爱人一起欢欣,在一种永不结束的幸福和喜乐中。”无论是否信仰宗教,我们可以都采取以下步骤,从特蕾莎的看法中学到使得我们生活更美好,未来更加充满的方法。
1. 想像更好的未来,并且详细列举是什么让未来如此美好。
当你感到有些无助时,试着改变你的展望吧。比方说,当你在自己所处并热爱的城市中无家可归时,越来越多的邻居发现他们也失去了避风之所。你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这种情况毫无希望,但如果你能为邻居和自己的幸福做点什么,如果你想像一座城市中,更少的人露宿街头,每个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与其沉浸在一个虚拟城市的光辉中,让它停留在那里,不如列一张清单,写出将得到改善的具体因素;例如,更多的经济适用房,更好的公共政策和监管,或者更多地关注药物滥用和心理健康需求。
2. 展望自己采取行动。
如果你保持在第一步,使自己相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前头,你就仍停留在乐观,但并非希望。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本身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但当它将我们的个人行为从抱怨转化为行动时,它就能帮助这个世界。因此,这个练习的第二步是想像自己以某种看似合理的方法,创造更好的 未来,尽管只是微观层面。
接着上面的例子来说,设想一下你自己每周有一天在施粥所做义工,为你所在城市的政府倡导更好的政策,或者让流浪汉的问题在你的社区更加为人所见。不要做成为救世主的白日梦,而是去想像,帮助一个现实中的人,劝说一个政策制定者,或增加一位公民的同情心。
现在,带着希望的武装,你可以继续前进到最重要的步骤了。
3. 行动。
带着你远大的改良愿景和谦逊的雄心壮志,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其中,并据此执行。坚持你的观点,在具体的人之间的层面去提供帮助。我建议你尝试两到三个,因为你的第一个想法可能不可行,或不现实。
你的具体行动可能像徒劳的行为,因为它太小了。这是你脑海中绝望的声音。用19世纪法国修女利希厄的特蕾莎(Thérèse of Lisieux)提倡的“小道”(Little Way)来驳之。她强调,一个行为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对世界的影响,还在于你对它的热爱。你的小道能改变自己的心,还可能会感染他人的心,尤其是他们看到实践爱与希望对你产生的切实影响时。
在我引用名为特蕾莎的修女的话时,可能用印度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总结最好不过:“不必追求大事,只需要用大爱去做细微的事情。”
在1891年,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写下诗句,希望是我们永远可以依靠的,不劳而获的东西:
希望是那长着羽毛 -
它栖息在灵魂里 -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
永远 - 不会停息 -
(诗译者为江枫)
狄金森的感情是美好的,但并不十分准确。对于一些幸运的人来说,乐观主义不请自来,筑巢于心中。但希望需要我们为它筑一个巢,还要放一些美味的鸟食。如果我们为之努力,它确实能在我们心中点燃,在这个不和谐的世界里,没有比这更甜美的歌了。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