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切斯特城市印记 The Memory in Manchester
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有更好的机会,我没有选择来这里读书。
最初对曼切斯特的理解还很单纯,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城市,还有两只足球队。但我还蛮喜欢曼切斯特这个名字的,读起来非常有质感,也非常的Man。
但我对这却有股莫名的熟悉,可能是听得多了吧,所以我把出伦敦的一站放到这个城市,挥洒一下隔离期间困在伦敦新鲜劲。
起个一大早
买的车票是提前批次的票,便宜应该是最便宜的,只要十七英镑,但我五点半就要拿上行李去车站,幸好住的地方还比较方便,走的话只要十五分钟。
周六清晨的街头特别的安静,街道上没什么人,过夜的路灯依然还没熄灭,潮湿的温度下建筑表面附着一层淡淡的水汽。快到车站的时候迎面走来一黑人小哥,心里一紧,这么一大早的,不会吧….
但他只是问了我句有没有打火机,我微笑着说我不吸烟,然后祝他周末愉快,他回了句你也是,然后交错着分别。
英国坐火车完全不像国内那样层层安检,身份证,闸机,行李,上车前检票,通通没有。火车站就混着城市生长,到处都是,自己走进车站内在电子板上查询下列车,然后用电子票入个闸机,或者有时候会有人来对一下你的票,接着就直接上车随便找个位置坐了,绝大部分的车次没有委派单独的位置,早上人也少。
我的这班车除了进站查了下票,就没有更多的安检,我这才明白国外为啥能搞TOD啊,因为这边没有那多的安检,就进站的时候检查下票,然后就直接到车上了。这和国内高铁站普遍这里查查哪里查查,先上个二楼,再下来的流程要方便很多。但也许这边都是火车,而且车站很多且分散,所以不需要把人先集中到上面再放下来。
第一次出城,还是蛮兴奋的,伦敦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想说也能代表大概百分之六十的英国吧,但之外的地方,是怎么样的呢?
想着遥远的北方人会更加淳朴,也没这边这么杂。列车要跑个两个半小时,起的那么早,现在就在这里补觉,清晨的车,倒也是很安静。
小曹在谢菲尔德,他去曼切斯特可快了,火车只要一个小时出头,比我先到。当我两在车站碰头时,不由地感慨了一下,上次聊天还是在中国,现在两人都在英国了,这一路也算是顺利。
工业城市
从车站出来,往市区走了一段,我第一反应是,这个城市和伦敦某些区域一样脏。。。
提前和大学舍友商量了下找他放个包,但半天找不到他住的地,他就住在距离学校步行不到五分钟的Vita,怎么导航都导不对,绕了一圈又一圈,被曼切斯特的高楼给调戏。最终见到他的时候,我们还在门口见到毛哥,他正好也出去玩,真的是出人意料,一天三个UPD人。
从宿舍走过的时候有些感叹啥才是英国的工业城市,这就是。市中心红砖的建筑和伦敦低矮的一比,真的是又高又大,高度和规模也却比较一致,路边根本看不到啥绿地,奇奇怪怪的停车楼散乱地摆放,城市面貌更加现代,马路也是更加宽大,车来车往,交通繁忙。
我之前搜攻略的时候,想找些看的,但第一个弹出来的不是什么足球场,或者什么工业遗址,而是这里的同志街。
中途路过,虽然叫Village,但感觉好小啊,就一两条街的长度。好玩的是,路上还穿插着一两个中餐馆,看来有些愿意来这里吃中餐的,晚上还能看到一些别样的风景。
计算机之父图灵就是曼切斯特人,因为他是个同性恋,所以在当时受到本国人的迫害,还被化学阉割。但最近人的观念开放,也给他平反了,还把他的形象印在英国目前最大面值的钞票上,五十英镑。
所以,有了这么一个有名的祖师爷,围绕着他的雕像附近,也开了很多小酒吧,和一些同志吧,墙上插着彩旗,地砖上也印着彩色。Dr.Kao 也许会狂喜,这里就是他所强调的Creativity吧。
科学技术博物馆
逛城市就是去要去看馆看展。之前有查询这边的旅游景点,非常不幸,要不是在装修,要不就是维修,市政厅,曼切斯特博物馆,反正重新开放时间都长到下下年,我和小曹对足球又不太感兴趣,能去的好像就一个,所以就定了这个。
工业博物馆是一个很适合带小孩来玩的地方,工业展品和交互小游戏都有。博物馆有两层,一层前半部分是关于曼切斯特出来的科学家介绍,一层后半部分就是纺织机工厂内部做工的场景复原。就是看看原来的机子还是不小,英国人就靠这一个小小的车间,再不断叠上数量,生产力剧烈提升,最终成功发家。
二层就没有那么专业,反而有很多体验一些简单科学知识的玩具,比如模拟地震,或者是拼七巧板,还有利用千斤顶原理来旋转把手升起一辆黄色小车,还有一个无限反射的五维空间的电梯井,小孩的叫声此起彼伏,大人一样也玩的很起劲。我两在这层花了比一层看展品更多的时间,还用一英镑硬币做了个小纪念章。一个类似七巧板的东西,让我两脑细胞死了一大半。
这个展馆其实有比较多篇幅来讲图灵的事,也展示了他们观念的更加多元。让这样一个有天赋的科学家没能到达理想的高度,这几年英国政府的举措,也算是给了他一个道歉吧,但又有什么用了呢?
晚上订的六点的车票,五点我们就逛完了,就随便沿着市区逛逛,中午还在快餐店买的meal Deal,路边找个位置坐着吃了。晚上也是如此,在车站附近的路边摊,用我们身上拼拼凑凑出的六点七五英镑的硬币,买了一份浇着各种酱料的炸鸡,坐在市中心的公园里吃。
傍晚的曼切斯特怪浪漫的,处处都是粉色。刚下这一点小雨,衣服一拉帽子一盖,不至于浇成落汤鸡,但让我两确实享受了一把雨天在公园吃炸鸡的感觉。出来的第一天,晚霞就画上了妆,和这个城市的氛围很搭配,嘿,哪里都是暗紫色的的,曼切斯特的大学,市中心的门口的排版,小女孩的脸颊,还有喜欢的人身上那股发出的粉色霞光。
我在陌生的城市,想和你们分享这甜美的天空。
去哪都不合适,在家最合适
我好像对这个城市没什么感情,也没有什么感悟,这里没有感觉到一股国际大都市的感觉,也没有一股我理想中英伦的风味,就是那种维多利亚时期建造的棕黄色外墙的建筑,以及有着贵族皇室给城市带来的一些缥缈的高雅和格调。
这儿有的是更像是英国的另外一面,就像是制造业,工厂,工人,这些一直都是一个国家奠定发展潜力的重要一部分,虽然有些脏, 有些旧,但理工制造,或者说精英们有些嫌弃的过去,都是让国家强大的一部分。英国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很久了,这些过去的工业城市,也带着伤疤,顽强寻找着转型,在全球城市关系网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英国没有把这些破旧的一面藏起来,只是我知道的太少,我逛到了这里,也算是多了解一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