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复试经验贴|21年北大法本法硕复试第一经验分享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一、复试绞肉机。进入北大法本法硕复试相对来说并不太难,往年的复试分数线相较于北大的地位而言不能说很高:19年复试分数线为360分;20年复试分数线为370分;21年复试分数线为365分。所以各位小伙伴的初试发挥不太拉跨的情况下,在适当放松之后,可以开始考虑准备复试了。因为对你们而言,复试才是如同绞肉机般的存在。北大官网的公告确定复试比例为120%,但是这个比例是相对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录取总数而言的!在官网上可以看到,历年进入复试的人数是100+甚至110+,但是全日制的录取人数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30、40+的样子。也就是说,对于想读全日制的小伙伴来说,复试录取比例达到1:3甚至1:4,妥妥的复试绞肉机!
二、请务必重视复试。请大家务必、务必、务必重视复试!不要因为初试发挥好而对复试掉以轻心,往年高分落榜的考生比比皆是。甚至在20年,因为网上面试的复试形式,390+甚至400+的高分考生都因为复试而落榜!对于初试发挥失常但是进入复试的小伙伴,也不要放弃!近几年初试垫底、复试翻盘的考生也有一大堆!
总的来说,只要进入复试,一切皆是未知,一切皆有可能。原因有二:第一,只要进入北大复试的小伙伴,大家之间的分差非常小、分数密集;第二,复试分数占比高,复试1分相当于初试2.14分。(北大总成绩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综合以上两点,大家应该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北大复试的重要性、残酷性以及未知性。
一切都充满未知,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想全日制稳妥上岸的小伙伴,请重视复试。(这句话强调多少次都不为过)当然,如果能够接受非全日制的小伙伴来说,北大的复试对你而言几乎毫无压力了,只要正常发挥一般就能上岸了~
三、复试形式和复试科目。18年、19年北大采取的是线下笔试的复试形式,考试科目有:民法、刑法、商法、诉讼法和英语。其中,英语通过听力进行考核,体型为填空,分数为10分,考试时间30分钟;专业课为闭卷笔试,分数为9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30分钟。
20年因为疫情原因,北大采取远程视频面试的复试形式,考试科目有:民法、刑法、商法、诉讼法和英语。其中,英语通过自我介绍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课则采取抽题形式考察,具体科目需要看自己所分配的复试组而定。题型据我了解有法条分析、概念对比等。但是似乎不同复试组难度差异较大,比如商法组,最后复试分数也具有很大区别。
21年复试形式又进行了较大变动,采取线上笔试的形式,考试科目有:民法、刑法、诉讼法和英语,里面还提到综合素质的考察。考试科目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删掉了商法的考察。我猜测是由于20年商法组的难度高,导致大部分被刷的考生都是商法组,所以最后直接删除商法的考核。另外,商法下设总论、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票据法、海商法等等,备考难度较高,这应该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商法在18、19、20年都是考察重点,21年可能第一次采取线上笔试的形式所以删除商法科目。因此,如果22年继续采取线上笔试或者线下笔试(有很大可能是继续通过笔试情况进行复试),商法有很大概率是需要继续考察的,所以小伙伴们也不要完全放弃商法的复习,尤其是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毕竟有备无患嘛。
我个人猜测,按照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北京的疫情防控政策,22年北大法硕复试形式很大概率是继续采取线上笔试的形式,复试科目为民法、刑法、诉讼法和法律英语,商法有较大概率会考察。但是,有较小概率通过线上面试考察,所以还需要适度准备线上面试的内容。至于考试题型,通过对往年复试题目的分析,北大复试题型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它一直是变化的。无论是概念辨析、法条分析,还是案例分析、选择题,北大复试都采取过。英语考察也多变,听力、口语、作文等等均有涉及。在这种情况下,在有针对性的准备下,务必不要本末倒置而忽视专业基础的夯实。准备复试只能打好专业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四、复试前材料准备。在正式复试前,北大都会要求考生提供以下文件:1、《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本人签字);2、个人陈述(登录北大研招网下载打印,本人签字);3、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面印在一页A4纸上)、初试准考证复印件;4、本科正式成绩单(须加盖单位人事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5、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为学生证复印件和所在院校开具的在读证明,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需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6、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供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两篇法学专业学术论文的原件;7、因非全日制考生上线人数不足,欲申请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考生,还需提交本人《在职证明》(单位盖章)和《调剂申请表》(需考生本人签字);8、知情告知书(需考生本人签字)。
其中,个人陈述是重点,需要好好准备。在前面也提到,21年复试考察范围里面提到综合素质考察,我个人猜测,有大概5分左右的综合素质分是通过个人陈述等材料赋予的。(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猜测,因为笔试中并没有清楚地标明各题分数占比,而各题的分数估算似乎很难满足百分制的出卷方式)不过,不管怎样,上述材料中个人陈述是自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件,写得好也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也有助于录取后分方向。
五、备考策略
(一)时间安排。如果从1月开始复习的话,直到出成绩之前都是属于看书、整理笔记的阶段。看书、整理笔记的过程,要有倾向性的选择阅读书目和阅读内容,根据基础型、提高型的书目和内容作出不同的学习安排。再出成绩之后,直至正式复试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试技巧之类的,适当改变备考法硕时的答题习惯。如果复习的晚,也需要有计划性地规划,而不是一股脑的钻进书里硬坑,这无疑是最吃力的效率最低的复习方式。(具体书目下文会推荐)
整体来说,复试备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基础,通过阅读基础教材,总结笔记巩固专业基础;第二阶段拔高阶段,这一阶段重点阅读难度相对较高的教材,有针对性的了解当前热点事件和学界前沿理论争议,阅读相关论文;第三阶段为应试技巧训练,无论是笔试、面试,还是线上、线下,都要做到有备无患,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能有所准备,做到应对自如。以上三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不但要适当改变法硕复试备考思维,更要补充自己的专业基础,因为法硕考试内容相对于复试而言是更为狭窄的,内容的理论性也不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务必重视第一阶段的备考。第二阶段属于拔高阶段,这是保证自己能应对复试中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的前提,也是扩充理论、发散自己思维的重要点。这个阶段是建立在基础阶段之上的,对于想拿高分乃至逆袭的小伙伴而言重中之重!第三阶段更多程度上是降低不确定性阶段,精益求精。
(二)重视历年复试真题。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在备考之前,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复试真题,亲身感受一下复试的风格。这对于如何准备复试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不至于两眼一黑像个无头苍蝇般乱撞。另外,这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视角:即带着问题看书。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真题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如何利用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唯一不变的就是从真题中摸清套路hhh。
不过由于北大18年法本法硕才正式招收考研生,加上20年线上面试、21年线上笔试,所以真题一般只能找到18年、19年的,这也是考生的回忆版。这两年的真题在网上搜搜应该可以找得到~当然,由于只有两年真题,所以如果可以找到往年法本法硕保研真题的话,也可以参考复习,因为出题老师都是北大法学院的,风格不至于大变。(找不到的话可以私戳我分享~在这就不分享了)
(三)基础阶段备考。前面也提到,基础阶段是最重要的,所以请务必重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阅读各个考试科目的教材类书目,这类书目阅读难度最好不要过高,因为这个阶段一定程度上也是夯实、拓宽基础的阶段,如果难度过高可能会适得其反。具体书目选择上,民法、刑法、诉讼法(包括民诉、刑诉)都可以选择本科时使用过的教材以及法考讲义,这样选择有两点好处:一来可以很快上手,进入复习状态;二来难度相对不高,阅读速度肯定较快,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查漏补缺、转换思维,从而巩固专业基础。对于商法,很多小伙伴可能本科时期没有系统地学习,这样可以选择施天涛的《商法学》或者赵旭东老师的《商法总论》,赵旭东老师的书相对简单一些。另外,鄢梦萱老师的商经法法考讲义也可以充分利用上。而法律英语,则可以在这个阶段背背法律英语单词,听一下听力磨磨耳朵。具体教材可以使用何家弘老师的《法律英语》。(可以看出来,如果准备了法考的同学,这一阶段备考相对是比较轻松的~)
(四)提高阶段备考。这个阶段是建立在基础阶段之上的,切勿求快而略过基础阶段,这种后果就是将自己的未来交给命运而不是握在自己手中。这个阶段任务有二:第一,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性较强的教材;第二,阅读相关论文、把握近期热点及法律前沿问题。其中,诉讼法(民诉、刑诉)不太需要进一步阅读书目,只需要好好准备基础阶段的阅读任务即可,在复试中占比不高。而民法、刑法则有必要进一步阅读,这时候阅读书目可以选择理论性较强的教材。
民法教材有朱庆育老师的《民法总论》、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论》、尹田老师的《物权法》、韩世远老师的《合同法总论》、程啸老师的《侵权责任法教程》等等;刑法教材有张明楷《刑法学》、陈兴良《规范刑法学》;商法则有邓峰老师《普通公司法》、施天涛老师《商法学》、《公司法学》、王小能《票据法教程》、许德风老师《破产法》。当然,上面教材不是需要小伙伴们全部都阅读的,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取阅读,不然全部阅读的任务压力肯定很大,也几乎不可能是吧~
对于热点论文,则需要自己找啦。我给大家提供两点思路筛选:第一,近一年的法学前沿问题;第二,北大相关教研室老师的论文。然后不是每一个科目都需要阅读论文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商法、刑法、民法三科。这就可能需要小伙伴们自己花时间整理啦~我去年也是自己整理了相关论文,这是有助于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如果需要的人多的话,有时间的话我或许可以考虑帮大家整理一下,毕竟这也是个大工程)
(五)应试技巧训练。这一阶段重点任务有二:第一,请求权基础训练,这对于案例分析答题很重要,北大老师是比较重视请求权基础的考察的。当然,这个完全可以应试型突击,毕竟这个只是一种案例分析方法。具体可以通过阅读王泽鉴老师的《请求权基础》或者吴香香老师《请求权基础:方法、体系与实例》。第二,法律英语训练。这个分为听力和写作,听力可以找18、19年听力题训练,也可以找美国法院庭审录音进行训练,也可以听何家弘老师的《法律英语》配套听力;写作则需要自己专门训练一下,方式和初试区别不大,主要是一些法律英语词汇的积累和使用。另外,有需要的可以使用车浩老师的《车浩的刑法题》,感受一下车浩老师的出题思路以及学习答题技巧,挺有意思的。
(六)关于背诵和报班。个人认为,复试阶段重点还是侧重于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口述出来。对于背诵要求是大为降低的,不能采用初试备考思维对待复试。但不是说完全放弃背诵,对于重要的核心的知识点,是有必要背诵的。但背诵是不需要占用很多备考时间的。而报班的话,其实个人感觉必要性不大,重点还是在于自己收集资料的能力吧,如果有一个师兄师姐帮忙或者一对一的话,效果比报班应该更大、价格应该也会更便宜。当然,一切都在于自己~
六、推荐书目
(一)基础阶段: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本科教材;各机构法考讲义,如钟秀勇的民法(不必细读)、柏浪涛的刑法、鄢梦萱的商经法、韩心怡的民诉、左宁的刑诉;法律英语则可以使用何家弘老师的《法律英语》,还有“每日英语”app练习听力。
(二)提高阶段:民法有朱庆育《民法总论》(总论性教材必读)、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程啸《侵权责任法教程》、尹田《物权法》;刑法有陈兴良《规范性法学》、张明楷《刑法学》;商法有施天涛《商法学》、邓峰《普通公司法》、许德风《破产法》,信托法我还没怎么接触,就不盲目推荐了。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具体查找方法我在上面也提到,就不赘述了。
(三)应试技巧训练:王泽鉴《请求权基础》、吴香香《请求权基础:方法、体系与实例》;英语可以在自己听美国最高法庭审录音,似乎在喜马拉雅上也可以听。
七、结语
上面的经验分享,是我结合去年备考经历以及走过的弯路总结而来的,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的备考思路,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消化~实际上,我去年复试备考时间是极短的:初试考完觉得没有希望,直接把书扔桌子上,再也没有翻开过,也没有整理;在21年2月27日出成绩,我还没有返校;3月返校后还需要花10天准备毕业论文;真正开始准备复试是在3月10号左右,而北大复试是在3月27号。
也就是说我复试准备时间只有不到20天。最后复试的结果确是北大法本法硕复试第一!虽然这里面运气成分有很多,但关键原因应该有两点:第一,基础走的很稳,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走过的,所以准备复试也得心应手;第二,方法得当,也就是按照我上面的复习方法一步一步进行的,这也证明了也确实有效。所以请大家放心食用~
另外,对于不是准备北大法硕复试的小伙伴来说,上面的复习思路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当然,最终还是要以目标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准,取长补短
以上~
时间仓促,难免有遗漏、不当之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私信联系,如果需要往年复试题的可以私戳哈~
祝各位小伙伴们顺利上岸!
-
JYNLYBFQ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2 00:10:25
-
骨头根据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1 10:38:05
-
脑袋空空恢复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6 15:07:52
-
E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0 16:07:35
-
makabakach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9 03:12:5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4 22:06:52
-
不宁唯是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25 07:43:42
-
angelic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23 14:26:24
-
豆友260731984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7 09:02:1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9 11:36:49
-
盈盈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7 20:28:54
-
Dorath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4 16: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