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城谷著《小说诸葛亮》(3) 译文》陈再明22、1、6
小说诸葛亮 出门 (3)
诸葛珪听了弟弟诸葛玄的一番辨解后,微笑地说道:″洛阳的确太远,并且也筹不出瑾儿的留学费用。″留学起码要三、四年,而且洛阳是京城,物价也很高。诸葛珪并不富裕,无法支持自己儿子的留学费用,诸葛玄当然很能理解。他只好说:″留学费用由我出,行吗?″坐在室外的诸葛亮,听到叔叔要为哥哥负担学费,有点意外。几时母亲章氏已在他后面,用手抚摸着诸葛亮的头。
诸葛亮低声的问他母亲,说:″为何叔叔要为哥哥出学费呢?″母亲回答说:″这是阳都诸葛家的优良传统,一家繁荣便要带动其他诸葛家,也一起繁荣起来。你叔叔是比较卓然而立的人物,并且他也看上你哥哥是可造之才。″母亲的说词,一时并未说服诸葛亮的怀疑之心,因为出费未免过大,叔叔的好意是不是另有什么目的?
两人在室内的对话,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又听到叔叔开腔了。他说:"学习这一回事,并非是知识的积累而已,而是能够识人才是最重要的。到洛阳学习,不但能見闻到京师的形形色色,而且更能建立坚实的人脉,将来好做事。我立即给袁公路写信翰,请他多多照顾瑾的生活起居。″
早期,由于诸葛珪常年臥病,无法出外,而诸葛宏却在年青的时候,就出了家门,到洛阳去就学。他常常出入于贵人之冂,其中有袁逢之子的袁术,公路是袁术的字。诸葛玄和袁术有很深的私交,请他帮忙一点儿不成问题。眼下袁术在朝廷有重职,是袁家第二代的希望之星。于是,诸葛玄转过头来,问诸葛瑾说:″瑾啊!你是想去高密,还是去洛阳?″诸葛瑾经叔叔向他这一问,直截了当地说:″我去洛阳!″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