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ish 2021
现场
现场是越来越少了,比去年还更少就离谱,可以预测的是2022会更差吧。
3.27 陶身体 4/5 @ 坪山大剧院
又去坪山了,坪山真的是个好地方,便宜的门票优秀的位置,而且陶身体只在坪山演也是很绝。
4是四点散落但又稳固的菱形,像原子结构,疏离但稳定,分散但牵引(最近也是看了一些量子世界科普),像是一种用舞蹈去表现世间万事万物的组成,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这种26分钟的力量,音乐的衬托又更加多了一份力量,来自个体,但又是众生。5是紧密连接,每位舞者彼此牵引着坠下,起身,前进,匍匐,是分离,也是结聚,是解释,也是重构,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的暗涌感,通过5个舞者彼此缠绕而诞生,又交由配乐生活,实在是很震撼。4和5好像是一对二重奏,相生但又相异,连着一起就很是奇妙。
4.28 不期而遇的男人 @ 十三号剧院
很简单的戏,但因为文本太对胃口了,成为了今年很喜欢的剧之一。读者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作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读者在作品里获得的支撑,作者在作品中诉说。本来读者与作者之间隔着万水千山,凭着作品作为链接,还是能互相依靠和取暖,而当两个思想取得衔接,但一切生活琐事在灵魂对话面前,毫无意义。感恩所有创作,愿灵魂终可相认。(女主前半段内心的os就是给爱豆敲了几百字DM又删掉的你,也许是因为这个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共情)
5.4 羽管键琴x管风琴 @ 星海音乐厅
3个小时的音乐会真的很少见,但也是太像一场tedtalk,而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原来solo起来真的不算是我的菜,就此告辞了。
5.12 金钱世界 @ 佛山大剧院
没想到还在想怎么可以找时间去上海看的戏竟然会在佛山搞了一轮,和上海不一样的是佛山的场次会更回归戏剧本身,上海的宣传还是太剧本杀了有点不太行。虽然是个沉浸式戏剧但还是社恐友好,即使瞎玩也能很投入,反而是机关算尽去赢钱的人会投入不了戏剧本身。其实剧本身要表达的东西很简单,讽刺金融市场也是很直接,是从戏剧角度去批判金融如何一步一步侵蚀市场和信任而已,看到有挺多repo都太从金融角度去分析了,大可不必,不如放松自己去体验那种毛骨悚然的沉浸感。
5.15 四张机 @ 万象天地剧场
终于看上了话剧九人,从四张卷子探讨大学为何存在,勇气和求知永远是年轻人的主题,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会被诠释成不同的东西,而知识分子如何求得真知都是永远的矛盾吧。而对比这个时代,可能讨论空间都已经快要失去了。希望早日出剧本。
7.18 广交乐季闭幕式 马勒四
第二次因为疫情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的第一场也是星海,不多说,就喊一声马勒大法好吧。
8.21 音乐剧 赵氏孤儿 @ 广州大剧院
戏不能说是不好的,喜欢剧本对于死去的婴儿的处理,另外舞美也是很棒,一些群戏排得很精彩。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歌上,也许是中文还是和音乐剧有壁,尤其是这种需要歌词来讲述剧情的音乐剧,歌词就需要和音乐和背景都很配合,但是剧的状况就是半文半白的歌词如果和音乐配合了,又会很不配合剧的背景,而这个情况也不是全部歌都统一,就变成一晚上感觉在听来自不同年代的歌,但这个又在同一个剧里面,就很奇怪。
8.29 活动变人形 @ 广州大剧院
整体很原作的话剧,主要还是看表演和舞台呈现吧,如果没有看过原作的话大概会震碎了三观,但看过的话也就觉得还好,有些地方引起了很多观众的窃窃私语,倒也不失为一种人间观察。旋转台是挺好的,就是吊上吊下的布景装置转变有点频繁,不是太流畅。
10.21 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 @ 佛山大剧院
王翀版,首先的槽点是中间一直在跑步的仓鼠真的太惨了,仓鼠不知道,仓鼠不想动,从开场前就开始跑了一直到谢幕,仓鼠哭哭。因为之前看过剧本,所以其实还挺好理解的剧情,不断的平行时空当中,人与人的相遇与相知并不是选择,而是在一条分岔线上的不同流向,正所谓命中注定。用一圈录影机围成圈,大屏幕的展示,像是将每个平行世界的折点(如果是胡博士就叫fix point了)做成切面,让观众去想这个切面最终流向会是怎样,其实很有意思,但实际上做起来是有点粗糙,在大剧场演的话也是有点显得疏离了,如果是能做成中间台,观众也围成圈,或者是观众在中间会更好。如果是是正面台的话,如果每个切面有一些场景变化(或者是做不同的滤镜?)也会显得更生动一些。啊,好想看皮卡的版本啊。这个剧本真的好喜欢。
10.27 降E大调三重奏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鼓楼西系列第一场,很简单的小戏,但侯麦的话,搬到舞台剧就很容易会小品化,文青情绪还没有表达得很好,但一些小的点还是会有共情。中间演莫扎特的演员弹琴时候的灯光效果,也是太红馆了(#今天想念红馆了吗?想了)
11.5 杂拌,折罗与沙拉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鼓楼西系列第二场。年度前三,三个故事关于“被困”,浒墅关是被困于走不出去的情感,阿齐是关于走不出去的过去,默剧是走不出去的大数据。一开始看浒墅关以为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疫情故事,但随着故事发展,发现女人受困于一段无法找到答案的过去,而她和这种情绪和平相处了起来,不得不感受到震撼。阿齐是最喜欢的故事,你以为只是网络段子改编,但原来是人被困于社会法则,无法走出来,写这个的时候刚好热议话题是动物保护,无论是人或是动物,在社会之中,不过是那只被剥皮的貉子。最后一个默剧在前面两个对比下有点弱,但还是有太多的共鸣。人被情感或罪孽甚至大数据所困,最终是自由或是疯魔,都是没有界定的,反正我们最终还是会被这样被困下去,或者大家都可以做一个自由的伤口吧。
另外还想夸小剧场的舞美设置,透过中间那个大蛋(no)的光影或是投影,整个逼格提了不知道多少倍,做得太好了。
11.12 陶身体剧场11 @ 广州大剧院
下半身遵从固定编排,上半身即兴的11,在观众答问环节还受到了一些诟病,觉得和之前的有点差距。诚然有新成员配合不太好,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的矛盾,一半是禁锢,一半是自由,而左右身体互为镜面,一半是自我,一半是观照。在中间一个舞者开始抽离出其余舞者,从众人之中变成独立,再到旁观,慢慢有其他人开始抽离,又以不同的形式融回众人之中,像极了我们每天所处的矛盾的世界和矛盾的心理。
11.14 白纸扇 @ MAO Livehouse
没想到11月才蹦2021年的第一场迪,但总好过没有,100多块的快乐谁不想要呢,而白纸扇和大久保也真的好好听现场好爱。做人,还是要蹦迪。
12.16 枕头人 @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鼓楼西系列第三场,终于在取消/延期了两三次之后坐在第一排的感觉甚至有点不真实。但枕头人真的是我看话剧入坑的作品,无论如何还是要赶上。终于完整地看完之后有点长舒一口气。也许就是那种“即使有话想讲已经将识过的字用完”的感觉,到底要怎样面对苦难,要怎样走出一种痛苦的轮回,要伪善还是揭开伤口,即使是死亡也没法获得答案。
放映
今年看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数字剧院不是剧院,是哀悼其缺席的一种方式”,隔着大屏幕的剧场经验,其实是不少的,ntlive已经很多年,也从香港做到了内地,再熟悉不过,但今年ntlive已经有了没有观众的专门录制,感觉好像又有点微妙,而隔着电脑或是投影屏幕来看的话,好像又多了更大的隔阂,而看一些旧录影的时候,看到现场观众,感觉离曾经那个正常的世界更远了,不禁又会觉得难受。不过无论如何,有得看还是好过没得看吧。
丽南山的美人(鼓楼西线上放映)
鼓楼西的版本,其实和之前看project roundabout的港版整个处理都很相似,包括一些我以为港版夹带私货的部分,鼓楼西的版本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还是挺好看,就是这个戏在电脑屏幕看的小品感太强了,还是现场会好些。
初见 @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香港周@广州系列活动,中英剧团版,40年代跑马地有唐涤生BGM傲慢与偏见,竟然是毫无违和。只是山脚到山顶的距离似乎不需要住过夜罢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粤语的俚语,好多都已经很少听见了,倒是以前小时候会经常经常听到邻居或者街坊老人家讲的话语,听到就会很亲切。虽说是充分反应了香港的华洋混杂,但也是因为加了很多本土的东西之后,就有点太谐谑,以至于人物深度,包括想要讨论的女性议题,其实是不够充分的,大概也是一点遗憾吧。
玩转婚前身后事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香港周@广州系列活动,香港话剧团版,有点过分疯狂,招架不住,但人生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鼠疫(粤语版)(香港艺术节线上节目)
Top of the year之一,全女班演出,节奏和演绎都极好,在当下环境之下,局促的舞台空间虽然简单但显得真实可信又有震慑力,这个版本原定做现场演出,后来转到线上,改成了一个专门做成录影的版本,也有了更多镜头语言,变得更加有冲击力。之后在砂之器的mv里面看到女主之一黄呈欣,她真的好棒,希望以后有机会看到她的现场。(算啦今时今日谂下好啦)
她生(中英剧团线上节目)
她生由几个不同的女性故事组成,其中一个化用了yerma,另外还有两个更荒诞而不可描述的故事,看的过程里面一度觉得太难受而停下,以至于后面其实也没有认真看完,只能说句原来是世间太荒谬。
万尼亚舅舅(NTlive)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至少在这十几二十年里)没有哪个时期会比2020-2021的人类更加绝望,而这个时候去看万尼亚舅舅不亚于伤口上撒盐,专门为录影做的版本,也没有观众,舞台显得尤其空旷,演出周围也尤其安静,人不过是苟活, 余下的人生不过也是从沉溺中结疤再发芽罢了,好丧。
马勒八 千人交响曲 @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低清录影,服了。
双枰记(话剧九人线上放映)
中秋直播场,也是过分适合中秋,救火的少年可能会中途割席,但理想长存,故人终会遇见,文本写得太好,一些借古讽今拿捏得太到位,与故人团圆时,也是与初心再遇。
Under Milk Wood(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诗性文本太美丽,行云流水一样展现小村庄的每一个小故事,似乎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而到最后从回忆回到现实,无来无往无情无恨,但又完满地构成了我们的一生,好像是每个人都这样。而我一边看一边下单买的剧本现在依然还没从英国飘洋过海来到,哭了,我想看剧本啊。
柏林戏剧节-国家剧院前的绊脚石 @ 实验剧场
虽然是纳粹时期下的剧情,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联想到很多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一些不同的讨论和声音都在提醒着我们的不自由喝世间荒谬,最后围坐在大会议桌的观众们回到观众席,演员陈述着多年以后绊脚石的装置和很多犹太人的遭遇,突然发现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最终是无法“等到事情过去”,如果有,那可能只是先走一步,或是开启新的一段轮回,或是等到历史最终的定夺,只有还未被这波洪流卷走的人可以偷生下去,也不过是种运气罢了(PS.这录影的拍摄角度看上去像根本没想过最终会拿出来做公众放映的迷惑
柏林戏剧节-玛丽斯图亚特 @ 实验剧场
粉红色格子、光影,以及灯条将人物的困境和脆弱,痛苦和桎梏表达到极致,每个格子出现的人物也因为格子的设置而有了地位和角色的预设,看到一段时间才发现其实演员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互动,每个人都几乎在做独角戏,而演技好到每一根头发丝都有戏,就算有头套,演得好的话是头套的脸都在演戏的,真的太强了
线上Live
一些别人在看真的但我只能在电脑前看直播的live,也随手记一下吧,看着直播里面的观众,就是很酸。但除了酸之外,还是觉得看过的几个直播的导播都做得很棒,虽然贵,但还是花得值(港人,为什么收这么贵!)
8.25 我是现场:冯允谦X陈卓贤
12.26 TMP:Re:play
12.31 Bobby C:跨年演唱会
其他没什么好说的了,也没什么展望了,能看一场是一场吧。
with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仙台二月4:鲁迅巡礼,瑞凤殿,仙台城迹 (3人喜欢)
- 仙台二月3:松岛一日游 (1人喜欢)
- 仙台二月2:仙台大观音 & 轮王寺 (1人喜欢)
- 仙台二月1:地底之森美术馆&仙台体育馆 (3人喜欢)
- 速速补记一下11月关西快闪:万博纪念公园&临空城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