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尽头就是考公,2022国考成绩公布在即,今年你上岸了吗?

2022年已经到来,
去年国考成绩公布在即,
公考大军们准备好了吗?
2021年面对疫情的压力,
无论是已经工作的上班族还是应届毕业生,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上都感到焦虑。
面对有可能因为疫情倒闭的各种企业,
或者刚毕业因为“企业缩编”而面临失业。
在被市场种种不稳定“鞭打”后
不少人似乎幡然醒悟,
原来宇宙尽头真的就是上岸。

似乎每一年,
我们身边总有几个朋友,
不是在考公就是在考公的路上。
当面对被疫情影响的市场,
看着倒下的一个又一个“大厂”,
这时似乎明白了父母当初那句“考编吧”的用心良苦。
在考公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似乎有着更多的人走上这条路。
当代的年轻人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上班族,
从以前怀揣着千奇百怪的梦想,
到如今只想上岸。

据调查显示,
25.6%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或编制
38.5%的毕业生选择就业,
17.9%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考研或考博。
在就业单位的偏好方面,
45.2%的人偏好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
私企和国有企业的偏好分别为39.3%与30.4%。
面对持续的公务员考试热,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在往年曾做过调查,
看看大家想成为公务员的原因,
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据调查显示,
在成为公务员的优势方面,
30%的报考人员认为是工作稳定,
29%的人认为工资水平一般但工作量不大,
24%的人认为社会地位高,
17%的人认为福利优厚。
在考公的具体原因方面,
80%的报考人员是看中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10%是因为家长的推荐,
10%只是想体验一下、随便考考。

公务员系统庞大、职位众多,
但许多职位都对大学专业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成为了许多考生的巨大门槛。
不少考生因为专业冷门、可报岗位少等问题,
需要与众多人竞争同一个岗位,
极大地加大了考公的难度。
那么什么专业能报考的岗位最多呢?

据调查显示,
在2021年国考招考的岗位中,
招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为财政学类共9308个,
第二为经济学类有7768个,
第三为金融学类有7389个岗位。
另外在招考的学历水平方面,
本科生最多有21512个岗位,
硕士其次有18807个岗位。

在近几年以来,
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压力,
也有可能是渴望“稳定”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考公。
自2015年来,
考公人数每年居高不下,
在2021年招考比更是达到了1:39.5。
据调查显示,
2021年报考人数比2020年增加5.2万,
招考比达到了1:39.5,
2019的招考比更是达到了1:64,
成为考公最难的一届。
从地域上来说,
哪个省份的公务员岗位最受欢迎呢?
一起来看看你所在的地区,
竞争压力大不大吧?

据调查显示,
北京的报考人数最多达208381人,
第二名为广东有156741人,
第三名为浙江55498人。

除了报考的人数以外,
岗位的多少也决定了竞争是否激烈,
总有那么几个系统和城市招人会多一些,
有句俗话说,
只要岗位城市选的好,
上岸难度减不少。

据调查显示,
招考人数最多的城市为北京达2010人,
其次为上海达708人,
深圳排第三有527人。
在岗位系统方面,
税务局招考人数最多达14894人,
海关其次达1530人,
海事排名第三有1264人。

纵观报考人数和招考人数,
有几个部门是众多考生里的“香饽饽”。
即使上岸的道路再曲折艰难,
还是有众多考生头铁往这条路上挤。
究竟是哪几个部门那么受众多考生的欢迎呢?

据调查显示,
排名第一是招考比为1:938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第二是招考比为1:924的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监站,
第三是招考比为1:913的海南省地震局。
小总结:
近年由于疫情等因素,每年的考公人数都居高不下。除了应届毕业生以外,更是有许多上班族也加入了公考大军。公务员收入稳定与社会地位高等特性,让不少年轻人都觉得人生的尽头无非就是“上岸”。
在选择岗位时,大多数人都会对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岗位前仆后继,相反偏远乡镇地区则无人问津,说到底还是薪资与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其实,正因为偏远地区不发达才更需要年轻人去建设和发展。面对年轻人的顾虑,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提高年轻人的积极性。 对于考公这件事,年轻人们跟风要慎重,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适应和胜任公务员的工作。道路有千万条,远不止考公一条。年轻人如果能找到一份自己适合有热爱的工作,远比盲目考公要好的多。还记得你曾经的梦想和目标吗?也许再坚持一会,你会在别的道路上走出独属于自己的美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