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植物园初次观鸟
1月3号,腊月初一,阳光很好。
因为要去植物园观鸟,所以早早起了床。在楼下等车的时候,和朋友发消息分享:心情就像要去春游的小学生。没想到后面真的是和小学生冬游了哈哈哈。
在隧道堵车了很久,只能迟到,一路小跑到植物园的集合点。迟到的不止我一个。
还没到,带队老师就已经在群里喊话:“早到的可以看到凤头鹰,这是福利喔”
虽然晚到了,但我也是赶上看凤头鹰。因为它就呆在那高高的树上,动也没动。


人齐了,我就和一群小豆丁开始了今天的观鸟。今天是单人营,成人也可以报名,但今天恰好只有我一个成人。和小朋友玩也是开心的,但就是,小孩精力太旺盛了啊!两个跟队老师一会儿在湖边拦着他们玩水,一会儿叫他们别下山坡……我看着都好累。

刚开始课程往里走,先看到了池子里的斑头鸭。

鸭子没有牙齿,所以吃鱼都是直接吞的。但为了在胃里消化,所以和鸡一样会吞石子进肚子,来磨食物。虽然没有牙齿,但下颚有叶片可以划破水草,也可以滤水。

接着就是黑水鸡。我第一次看见它还是在金华的公园。

植物园里真的有超级多的红嘴蓝鹊。一只飞过去后,就会看见后面跟着好几只一起飞。
带队老师说起他之前在基地的经历,红嘴蓝鹊很聪明。春天会飞到基地边上觅食,那种挂水的树上会有很多青蛙的卵泡,那是它们得来毫不费劲的食物。秋天基地的橘子园,又喂饱了它们。
我第一次知道红嘴蓝鹊,是一朋友在张家界老家,隔着她家窗户给我拍了一张照片,问我是什么鸟。上网查才知道,后来自己在学校、山里也看到过。岔开一句,张家界真是自然环境好啊,她在房间里对着窗户学习还看到了猴子。

白头鹎好常见了,你家小区里把你吵醒的可能就是它。

下面的栗背短脚鹎,没有那么常见,但我看到它的时候在树杈之间一跳一跳的,没咋好好观察。老师补充:在夏季它们会更多在山林里活动,到了冬季则垂直迁徙到山脚处,所以我们更容易在冬季发现它们。



鹊鸲雌性和雄性个头差别有点儿大啊。
白鹡鸰头部的小眼睛好像一粒黑米。

大拟啄木鸟,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它的叫声太特别了。其实透过各种小树杈看到它,也有点儿费劲。


在快结束的时候,看到了黑尾蜡嘴鹊和黑头蜡嘴鹊。这俩停在一起。据带队老师说,黑头蜡嘴鹊比较罕见。他们团队的老蒋(应该是比较牛的人物)在植物园来了八次才找到它。



还有一些知识:
种子可以依靠包括鸟类在内的动物进行传播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鸟类都与植物有这样互利共生的关系,例如蜡嘴雀在取食时会将种子也一并咬碎,而在地面觅食的白鹡鸰、斑鸠等会取食植物的种子,所以它们不是植物的传播者而是捕食者。

鸠鸽科的鸟类则是素食主义者,它们拥有较大的嗉囊储存食物,并且能够通过嗉囊分泌流质营养物质喂食雏鸟,这在哺乳动物以外的生物中是少见的。

鸟类也会储存食物,各种啄木鸟、山雀、伯劳和鸦科鸟类都有这样的习性,其中,像聪明的鸦科鸟类在察觉到食物储藏点被发现后还会转移阵地。(听说伯劳是会把老鼠串成一串,有点儿好奇)

差不多就是这样啦~后来大家还在草坪上一起玩游戏,我也参与了一局哈哈哈哈。
看时间差不多,还步行去了永福寺和灵隐寺。永福寺秀气,灵隐寺大气。两个寺庙刚好当天都有一些毕业生的展览,也去看了看。先去的永福寺,因为灵隐实在人太多了啊。







永福寺的素面真的好好吃啊,我点了一碗雪菜笋干,全干完了。汤不油不腻,笋丝又嫩。素面隔壁是“慈杯”咖啡店。现在什么都能成为打卡网红啦~
本来不想去灵隐的,但想想来都来了,不去灵隐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就意思意思了一下。逛完佛学院研究生艺术展就走了。

展览在直指堂。

这一对书法我应该没有记错吧。




虽然都是学生展览,但好像灵隐寺展出的作品要更“灵”一点点,更有古人气质。所以永福寺的展览没咋拍照啦。


看完出来外面有好多鸽子的。然后就提着我在永福寺扫码免费领取的佛历,和一盒蔓越莓饼回家了。
完。吐槽一句,灵隐有什么时候是不堵车的嘛!真的是太堵了!打车回家花了1个小时。
-
小鱼爱吃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1 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