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2021读写复盘 二: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原则是要围绕着文章的主旨展开

📚民间有句谚语是“万事开头难”。为什么“开头”会难呢?这是因为在任何事物中“头”都有着“领导、次序和方向”的作用。
朱光潜先生认为“文章起头最难,因为起头是选定出发点,以后层出不穷的意思都由这个出发点顺次生发出来,如幼芽生发出根杆枝叶”。由此可知文章的开头也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文章情感基调以及激发阅读兴趣等作用,所以能写出好的开头作文就完成一半了。
以上是把文章的开头部分单独地提出来谈它的作用。作者作一篇文章必然有一定的目的,或者为了抒发个人情感,或者要表达某种观点和主张,又或者要介绍和解释事理的成因等等。开头作为全文的组成部分,它单独的作用在根本上还是为了全篇主旨服务,唯有这样才能完美地实现作文的目的。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简单地说明一下上面所阐述的观点。
我写《海蒂和爷爷》目的是想抒发“愿你历经苦难,还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样一种情感。在文中开头的部分我交代了海蒂的身世背景,她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姨妈和爷爷都不愿意养她。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和全文“历经困难”呼应,二是交代背景后更便于下文叙述“苦难让海蒂学会坚强、乐观、善良”等品质;如果不交代背景,下文“遇见更好的自己”就无从说起。
在写《阿甘正传》影评的时候,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想当王,就要具备像阿甘一样的品质”。文章开头部分只写道“当王不容易”,并没有交代“阿甘取得哪些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这篇文章对于没有看过《阿甘正传》的读者来说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在他们看来整篇文章是在空口说大话了。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了开头的重要作用以后再提笔去写,就不会出现跑题、偏题等问题了。这虽然不能使他们立刻就写出让人觉得惊艳的开头,但这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说完开头,就必须得谈谈结尾了。
朱光潜先生说:“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作者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
这段话说明了结尾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如我在阐述“初学者为何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文章的最后我就对全文做了概括总结,也点出“成熟的思想就可以轻松处理各种素材,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没东西可写的难题了”这个主旨。
另外结尾还有“呼应开头,首尾照应”的作用。如《口技》这篇文章的开头写道“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则这样相呼应“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这两个例子中作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文章的结尾。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炫耀纯熟的写作手法,而是为了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鲜明,他们再三斟酌后确定这样写才是最恰当的。
在《口技》这篇文章中,作者要表达“口技人技艺高超”这样的思想。文中详细地记述了口技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为听众描摹出一组组的生活场景,如“犬吠深巷、妇抚儿乳、老鼠作作索索、百千人大呼”等等情形。如果结尾作者不再次强调“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种热闹的场景就会让读者产生这是“很多人在表演“的错觉,而忽略这仅仅是“一个口技表演者”的杰作了;结尾和开头呼应,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鲜明。
我作的关于“如何解决初学写作的第一大难题”的文章,结尾我对全文做了概括和总结,也因为如果我不这么写,读者会把重心放在“思考、大脑结构、思维改变三者的关系上”,而忽略我写作的初衷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初学者没东西可写的难题”。
上面两种结尾方式都是为了“强调主旨”,还有一种结尾是要“升华主旨”。
如在评价《金蔷薇》这本书时,结尾我这样写道“创作者只有在遵循对真善美、对公平、对真理等歌颂的基础上,才会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源源流长的作品中,无不闪耀着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和对真理的追寻。”这段话使这篇文章由单纯探讨写作技巧的层面,上升到分析创作者的道德层面,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从上面这篇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作者如何开头和结尾,作文的思想都必须围绕着文章的主旨展开;脱离了主旨而空谈开头和结尾,就像放风筝时丢开手中的线,风筝最后会落在哪里都不得而知。
凌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由易怒到柔和、焦虑到满足、混沌到觉悟……我由现在改写过往,摆脱了惯性思维,重塑自己人生的剧本! (6人喜欢)
- 坚持做这4件事,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7人喜欢)
- 美好的童年记忆,疗愈孩子的一生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