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兰打开了装着《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珠宝盒?
#意大利,#米兰



世界四大歌剧院是维也纳歌剧院、伦敦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我都观光过,却没有机会在里面听一场歌剧。
斯卡拉歌剧院的外观非常低调,我曾路过几次,都没认出它来。白天通过旁边的歌剧院博物馆也能进入歌剧院包厢,一睹歌剧院的金碧辉煌。


此次意大利北部之行有两个顶级博物馆不容错过: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和米兰的布雷拉美术馆。
学院美术馆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顶级之作,如乔尔乔内的《暴风雨》、提香的《圣母入圣殿》和保罗·韦罗内塞的《利未家的晚餐》。

布雷拉美术馆则拥有文艺复兴时期北方画家的精品,如曼坦尼亚的《哀悼基督》和詹蒂莱·贝利尼与乔瓦尼·贝利尼的《圣马可在亚历山大布道》;还有弗朗西斯卡的《蒙特费尔特罗祭坛画》与卡拉瓦乔的《在以马忤斯的晚餐》。

曼坦尼亚的《哀悼基督》在一间黑色的屋子里。它不像是500年前的作品,而应该来自现当代,有种极度现实主义感。耶稣就这么直挺挺地躺在大理石板上,两只脚对着我们。他不像一般绘画中下了十字架的基督那样鲜血直流,而是伤口已经被清洗干净和擦干。但更为残酷的是,手背和脚心的伤口破洞过于明显逼真。
《哀悼基督》冷峻无比,直刺骨髓。
布雷拉美术馆中受赞誉最多的作品是《蒙特费尔特罗祭坛画》,画家是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弗朗西斯卡。我在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看了他的《乌尔比诺公爵夫妇双联画》,又在托斯卡纳的阿雷佐小城欣赏了他的壁画。

《蒙特费尔特罗祭坛画》的好玩之处是它到处是谜,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上方挂在锁链上的巨大的鸵鸟蛋。
祭坛画中的人物都是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总让我联想到曼托瓦杜卡勒宫“婚房”中曼坦尼亚的壁画人物。他们似乎不是理想中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
米兰的波尔迪·佩佐利博物馆是欧洲最美的家藏博物馆之一。1881年的米兰报纸这么描述道:
它“像一个打开《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珠宝盒,十个或者十二个房间,或大或小,有一些房间里满满地堆着艺术品,在那里可以见到伦巴第画派、托斯卡纳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最辉煌的杰作,上面都带有表明真迹的印记。里面是数不胜数的金银饰品、陶瓷、玻璃制品、精美家具和装饰,一个宏伟的大厅里陈设着不计其数的盔甲和武器,处处金碧辉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Milan,I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