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难民
前不久推特CEO多西滚蛋后,很多人都拍手叫好。但我TL上却有人说多西可能是西海岸最后的良心。对于接任多西的印度佬比多西还要不得这个事我倒是一点不意外,这种劣化已经到了乏味的程度。还不如多西卸任后不久,因为喷风投被风投大佬们集体取关这个花边后续来得可乐。
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察觉到互联网的异变,这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耐受和敏感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作为一个有幸在世纪之交时就开始接触网络的老网民,我敢说我经历过最自由的互联网。那种传奇级的自由程度,现在就算回溯,对年轻一代也只能是夏虫语冰不可名状了。曾经那个自由无极的互联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都已经消失不见。只是国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洪水冲刷得更彻底一点。
我记忆里洪水的冲刷从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每次一冲,很多我所熟悉的东西就会消失。但也不是完全消失,在外网还是有不少遗迹被保留了下来。但就算在外网,这个趋势随着移动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也不可遏止。大概十年前开始我已经不能忍受内网的环境,开始主动退出各种内网平台。这个决定的直接后果是时至如今我居然完好保留了大部分的内网账号。君子不立危墙,我虽不是君子,但也不想被碎瓦砸头。
豆瓣如今种种,对于老豆瓣用户必然痛心疾首。不过对于非核心用户其实影响倒也不大。只是这一步很早之前自己也走过,多少能够感同身受。但对于这个平台本身,我的怨念还没对墙外那一堆“大科技”来得大。可能因为对于商业化都做不好的平台,会心存可怜的宽宥?
说到这个,最近reddit在忙着IPO。Reddit自称外网第一门户论坛,居然到现在都没上市本身就比较尴尬。据调查,在诸多同体量平台中,reddit的用户商业价值最低。直白来说,就是最不容易骗到钱。这大概是它一直被风投公司嫌弃的一大原因?而用户不好骗钱这个理由能够成立本身不就是因为用户的cognitive function优良吗?Tiktok正在超越FB成为第一社媒的原因,恰恰不是因为用户群的强大。而是——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沉溺于短视频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人,cognitive方面可能不那么来噻。而这样的人群更易受到硬广软广各种导向性propaganda的引导。好吧,我承认这个念头我是受到了最近看到的某调查报告的启发。People who are obsessed with celebrities tend to score lower on measures of cognitive ability 这种研究吃力不讨好,建议多作。
互联网平台在驯服用户,这种行为在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怎么操作?用户不开心就跑了怎么办?竞品那么多。那时手机不买索尼还有松下,不买苹果还有诺基亚呢。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app的盛行使得平台孤岛化越来越严重。驯化用户就变得得心应手起来。甚至不仅仅是急于上市捞钱的平台要驯化用户,它们背后的系统也跃跃欲试,只是更高意志的行为躲在app和平台们的背后,更隐秘更难以察觉。汤不热被迫禁黄的背后,苹果施了多少压?Pornhub自我阉割的背后是谁在降维打击?如果一个app不符合更上一层的要求,它会直接从市场中消失。这是一种甚至比风投基金更高的隐秘意志。而平台和app本身,在这个游戏里扮演的不过是个被顶到前排直面用户群的一线打手。它们的选择范围是很小的,这与它们本身是否邪恶关系倒不大。涉及存亡问题时,正邪就不足道了。
也是因此,我对平台,尤其是那些历史比较久远的平台总是带一层同情心。譬如饭否,虽然如今在饭否发言一发一审,比豆瓣还要严格许多,可以说是到了只差送客的地步。然而十多年的感情在那里,王老板自己都已割了舌头,跟沈二狗之流贵物一比,何等高风亮节。我们蹭车的打屁时不痛快也没甚好说,都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咱病人争取尽量不要死在过道上。 再看如今豆瓣这样了,还有人乐意捐钱消费,还有信女吃素祈祷度过难关。笑归笑,不是不能产生一寸同理心。
简中社区的消亡是早就发生的事,不是过去完成时,是现在完成时。豆瓣,贴吧,天涯,猫扑,简中互联网里的活人们,从这里淌到那里,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推倒重来。有多少人还乐此不疲?反正我是早就厌倦了,所以干脆早滚早消停。难民是没有根基的,走到那里就在那里扎营,行李永远处于打包状态,随时准备好能十分钟内收拾细软跑。就算在外网也要狡兔三窟,油管之外不还要留个奥德赛么。人生如寄,岁月如驰 。
有趣的灵魂从不会因平台的消亡而沉寂。悲观者说难民没有家,乐观者说处处都是难民家。难民难免有停下来不走的时候,也许是找到了归宿但更大可能是走不动死了,或者被同化成了一支单调重复的阿米巴原虫。所以趁着还活,还没变虫,多走走也没坏处。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