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女性,我很骄傲
我为自己是女性而庆幸骄傲,也觉得自己很幸运。甚至自认为未曾亲身经历过重男轻女的场景,所以我从来没想过假如自己是男性,或男性真好。我也无法想象和接受自己如果是个男的。
现在想想,大概有一些场景或行为算是重男轻女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往过那方面想。也算是一种心大的幸运吧。
我原生家庭淡漠,父母感情不好,家庭氛围冷淡。然而我们家没有重男轻女,并不因为性别而区别对待孩子。
现在想想,我妈大概会有点,但是非常不明显,程度轻到我要拿放大镜去细看我妈对待每个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要怀疑这样算不算重男轻女,大抵不算的。
原生家庭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寒,而是因为冷淡疏远的家庭氛围。我曾因为家庭关系淡漠而暗自神伤自卑敏感,会因此觉得自己像一艘飘在海上的孤舟。
然而却也是因为家庭关系淡漠,父母的完全放手,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规划进行自己的人生。也由于我从小自我鞭策,天资也算聪明,读到了大专,算是受了些教育。
我家不重男轻女的最大一点就是,谁读书能读下去的,我爸都会供着。我就是这样读完了大专,虽然这个学历在当今本研泛滥的社会来说只能在最低端,我对读书时捉襟见肘的生活费也会有所抱怨,但依然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而我的两个兄弟,则因为父母的疏于管教,他们读书时也不用功,在初中,甚至初中没读完就出去社会闯荡。所以他们早早就进入了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我曾跟我弟聊过,他说过后悔辍学,可那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确实是不知道自己的前程与读书有何关联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我父母的随意和散漫,孩子想读书,能读书?行,我供;孩子不想读书,读不下去?行,出去打工。
所以幸运的我,在读完大专后,我爸曾尝试过让我回报,就是让我每个月打点钱给他。他也说得并不理直气壮,含含糊糊,拐弯抹角地询问,像极了当初问他要生活费时的自己。我明白了自己这孤高清冷的性格的来源了,我最终还是逃不出父母的影子。
于是在刚毕业时1800的工资每个月打了300给我爸,这份工作失业后就再钱没有按时打过钱给我爸了,都是逢年过节给点意思一下。
我爸大有希望子女养老的期待,然而这疏远淡漠的亲子关系,和他孤高冷淡的个性,也不会做那个死皮赖脸缠着子女要钱的人。所以现在我爸又找了份工作了。
至于我妈?她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妇女,她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不快的情绪。在我小时候会利用咒骂我来达到含沙射影讽刺另一个婶婶的目的。虽然我知道她真正骂的人不是我,但是那些恶毒刻薄的语言在年少的我心上刺了无数个洞。这些洞在我长大后自愈了,然而伤疤还在,成年后我妈对子女也开始变得温婉起来,我可怜我妈,她的婚姻生活是一场悲剧,原生家庭我并不太了解,然而我们的感情是不会太亲密深厚了。但是我妈从来不会主动问孩子们要钱,我试过和我妈逛街,她也会拐弯抹角地说起某某东西好像很不错,我也看出了小时候希望父母买某些东西的影子。只是我小时候的希望也总是落空,但我妈提出这样的暗示和我小时候提出的暗示一样都很少。
所以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远离家庭,离得越远越好,我也做到了。
存到钱后的第一件事我是要给自己来一场期待已久的远行,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钱出行应该是去南京找一个在那读大学的朋友。超级兴奋。
第二次远行是去马来西亚,独自背个普通的双肩包,怀揣着两千多人民币去呆了一个多月。
之后这种旅行就停不下来了,工作马马虎虎地做着,毫无头绪,战战兢兢。
存到钱后继续辞职,国内广州到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搭车到四川成都重庆再回广州,用剩余的几千块去了泰国,在泰国呆了三个月,那真是我人生觉得自由畅快的时光。但是这样的时光,在我后来的人生里不断地出现,所以感觉自己对快乐的阈值提高了。从泰国找了兼职。做了一个月后做另一个东南亚的兼职。东南亚兼职一个月做完后回国,本想立定心水找份工作踏踏实实地干的。然而我的工作运气真是差到贴地,再加上我对工作真的毫无头绪,上班都是在浑水摸鱼的。所以新找的工作持续几个月就被辞退了,我怀疑人生,深感挫败。后来找了一份在菲律宾的工作,面试成功后确定时间,便办签证单枪匹马飞了过去。
很幸运这份工作不是诈骗,让我摸了几年鱼,存到了一些积蓄,也在期间谈了恋爱(对象是之前泰国认识的)。工作期间去了台湾日本也游览了不少工作国家的城市。辞职后开始gap year,在工作国家又花了两个月转了菲律宾北部和海边城市后回国。菲律宾作为旅游城市真的是我的心头好,我喜欢它们湛蓝清澈的大海,也喜欢它们奇特绵延的高山。在菲律宾最北边的pagudpud,游客罕至。我们定了一个在海边的小木屋。小木屋的设施很简单,公用洗澡间,甚至都没有热水,然而出门右转走几步路却有一个沙子细腻观景一流的沙滩。海水清澈蔚蓝,我在那个沙滩见到我人生中觉得最美的朝霞和落日。周围都没有人,只有海水沙滩,和酒店里的两只狗。当然吃饭和交通也会是一个问题,而我们,却在当地发现了一家正宗的德国餐厅。老板是德国人,老板娘是本地人,有五个孩子,餐厅推门而出就是一片刚收割完稻谷的平地,远处是崛起的大山。餐厅旁边是一条诗意又美观的人工河。p说这是typical German view. 虽然老板说很喜欢菲律宾,也很喜欢在这里定居的生活,然而每一个定居异国他乡的人内心深处还是记挂着故乡的风景吧。对了,这个餐厅叫Bergblick,德语的山景。
回国内后从广州到阳朔,然后回深圳到贵阳,从贵阳到六盘水,再转到昆明,然后去蒙自,红河陆路入境越南老街。一路横穿越南到了柬埔寨,再从柬埔寨一路到老挝,然后一路穿过老挝回到西双版纳。这趟东南亚之旅总让我感觉到意兴阑珊和乏味,大概是因为菲律宾的深度游太spannen,也大概是因为间歇性的旅途厌倦综合症。
回国后再从广州到泰国之后再到欧洲。
再然后就是回国了即刻爆发的疫情,让无数异国情侣分隔两国,也包括我。但我却很享受这段自由的异国恋时间,因为和P在一起后我们几乎是所有地方都是一起去的,我怀念自己独自出游的时光。
于是在疫情这两年,我去了龙脊梯田,又重回桂林阳朔,再在冬天经湛江转到海南。又去了一趟潮汕,偶尔会想念p,但大部分时间都觉得很快乐。去年在p感觉崩溃之前申了签证到欧洲,还在计划之外地到丹麦领了证。再回国换家团,在等签证这段空隙,呆在家里让我无聊烦躁倍感压抑。于是又独自去了一趟云南。
现在又在欧洲了。
这样简单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感觉真的是不止一点点好运,都可以说是运气爆棚了。
而我作为一个当今能四处自由走动的女性,是因为有无数个那些为女性权益奔走呐喊的先驱付出了努力甚至血的代价换来的。
而我最幸运的是,重男轻女现在依然存在,而我却不必经历。
当然更幸运的是,作为女性,你也可以活出酣畅淋漓的人生,没有男性凝视,没有女性极限。只要你想,只要你做,你的人生就不必拘泥束缚于他人的目光之中。
除却幸运,我小时候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家庭的冷淡和没人在意而怀疑自我,怀疑人生。我对父母并不爱我却把我生下来感到痛苦,敏感,忧伤。一边是这样悲催的自我怀疑,另一边却是无敌的乐观自信和高傲,所以我从小就知道人的多面性,这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随着自己进入社会慢慢摸索,惶恐,茫然,不知所措,艰难前行,可是另一方面。我自由,随心所欲又毫无压力和拘束,几乎从来不按照常规的社会路程行进。虽然现在过得并不算很好,可是也绝对算不上差,人生本无固定道路。而我的忧伤多愁善感和孤单落寞也不知在何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看到一个全新的又包含所有过往的自我正在慢慢破壳而出。
兹古古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Wunschberuf
- 由“存在主义”引发的思考
- 闲聊
- 满足和空虚 (3人喜欢)
- 关于朋友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