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来访者 | 关于心理咨询费用的一个误区
这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来写好像比较明确,一目了然。
1 心理咨询收费有高、有低,而且差异很大,为什么呢?
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咨询是一种职业,收费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每个咨询师都有自由定价的权利,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定一个价格,而市场接不接受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可以随便定,但是你定的不合理,很明显你的生存就成问题。
咨询师的自我培训、自我提升,是投入成本,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可以参考成本定价,也可以不参考。
一句话:咨询师的收费定价是一个市场经济行为。
2 咨询师收费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一次要收好多,有的一次一收,为什么来访者突然的迟到了不会退费用。
这个话题主流的回答都是,一次收几次的费用是为了让来访者充满动力,不至于不想来了就不来了,这其实是为了来访者的咨询效果着想。
想到这个回复,我差点把晚饭都吐出来了,不仅咨询师这么回答,有些来访者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问题可以和为什么迟到了,咨询费用不会退一起看,其实底层道理是一致的,这些规则真的是为了保障来访者的权益吗?显然并不是,,假如来访者想终止咨询,费用是不是不退了?或者退的少?这样的设置会给来访者造成新的困扰,比如咨询费退不了,迟到了不退咨询费不合理等等,显然这看起来是保障来访者权益的设置让他们产生了负向情绪。
心理咨询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分工,它是中性的,不应该把收费行为用具有优越感的方式表达出来,收费的设置归根结底是保障了咨询师的收益,比如,来访者迟到,这个时间段咨询师本来是可以接咨询的,但是因为你迟到的太多,他不能接新的咨询,这段时间的收益就没有了,而且咨询师每天能接待的来访者是有限的。
3 咨询看到一个价格就说太贵了。
“我的咨询费是600一次”
“太贵了”
这是常见的一个新的咨询意向涉及到的对话,当我表明我的收费定价,对方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太贵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误解并不在于单次的价格,而在于咨询是一个过程,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咨询次数来解决,这就牵扯到总费用的问题,它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总费用=单价*咨询次数
不同水平的咨询师处理同一个问题所用的咨询次数是不一样的,整体来说,水平好的咨询师处理的速度会更快,会更好的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处理同一个问题最终的花费可能单价高的咨询师会更低,这是因为用的咨询次数更少、更有效率的原因,当然这只是直接反应在金钱上面;从另一个角度看咨询次数少,意味着用时更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时间只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是来访者会更早的从负向情绪中解脱出来,时间与感受的价值更大。(水平好的咨询师处理的更好、更快,这是从大的概率上来说的,不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咨询是一个整体,并不是单一的,从整体出发看待咨询,无论是费用还是咨询效果都会更为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