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外婆一家
从两岁开始,我就住在外婆家。再过两个月,我就马上满21周岁了。
从最开始小舅的老房子,搬进大舅家的老房子,拆掉了小舅的老房子盖起了新房,然后重新搬进新房里,我作为不是这一家人的一个人,见证了这个屋场房子的收割与成长。这个家的核心是外婆,外婆到哪里,我就跟着她到哪里。
外婆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曾经跟别人偷偷跑到了合肥旁边的寿县,结了婚生了孩子。外婆找不到女儿后在家里哭,也曾经和别的奶奶一起坐过长途汽车去看过女儿,最后终究还是把女儿从那个遥远的地方弄了回来。现在只要一个小时的高铁,在当时是一年只能见一次的距离。记忆中听过那边的人对母亲不好,但是回来之后母亲思念儿子,也有人跟我说那时候我妈整夜整夜地哭。后来她女儿经人介绍嫁给了我爸,家里的日子逐渐经营起来。
外婆还有三个儿子,大舅、二舅、和小舅。我最喜欢的是大舅,喜欢笑,为人真诚,虽然有时候罗嗦的很,但是他身上有一种中国人的气质,勤劳肯干,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祥和。大舅也是最早离开这个屋场,去街上买房子的人。我和二舅的交流不多,农村的人大部分在外打工,一年见到的人无非是过年。但是我不喜欢他,比如他很邋遢,吃饭声音很大,我甚至不想跟他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离了婚,目前一个人住在家里,但还是跟着外婆一起吃饭。他是那种极好面子的人,曾经我读高三的时候他给过我一百块钱,但是我拿的很不开心,很想退回去,但是找不到理由。
在外婆家住了这么多年,林林总总,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十一二年吧。但是我不喜欢住在外婆家。
再小一点的时候,很多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是心里隐隐的,总是不太喜欢这一家的氛围。那时候我称这种感受为“寄人篱下的无所适从”,认为因为不论如何,这里总归不是自己的家,说什么话,写完作业开电视,或者玩到几点回家,总觉得有人在身后追赶着我,做之前总要问问自己,这样做是ok的吗?我最害怕那种质问之后的沉默,我既不能走,也说不出话来。几天前,寒假我回到外婆家暂住几天,开始清楚我为什么不喜欢这里。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言不发,不坐在桌子上吃饭,他们总是夹完菜坐到一旁吃自己的。我不知道是封建恶俗在外婆身上留下了痕迹还是怎么样,她很少上桌吃饭,自己坐在炉子前吃。我总是让她坐过来,她总是很决断的回我一句:我不坐。在我还只吃到一半的时候,他们几乎已经放下碗筷离开,外婆开始收菜洗碗。我知道这不是什么恶意的行为,外婆只是在这方面不够细腻,但是只是让人很寂寞。一天到晚,家里安静得很,表弟和表姐沉迷于手机网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我找不到人跟我说话。住了十几年,我终于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总是想回到自己的家,对这里总是有一种隐隐的抵抗。我喜欢外婆,但是外婆家让我很孤独。写到这里我想到初中的时候,爸妈和哥哥每周会给我打电话,每次电话,我都走到外面去接。那是一个傍晚,我收起作业走到屋外,太阳已经下山,天色已经是深深的蓝。我愿意和他们讲话,但是他们却离我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