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我对佛教的认识是逐步递进的,一开始是基于对一切宗教的不信任,自然认为佛教也是人凭空想出来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佛。后来偶然看了一名大学教授介绍《心经》的视频,初步了解佛教“空”的概念。再后来看了王德峰讲的《坛经》,从王德峰那里感受到了“心”学的力量,并对《金刚经》产生了兴趣,于是找到了这本书。
看完以后,我还是不信佛教的。因为我不相信什么轮回,以及一切皆是幻象等等观点。但认为有一句话最值得学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算是金刚经最核心的一句。平时想事、做事,如果抱着无所住的心态去想、去做,会豁达很多。人每时每刻都是有所求的,有所求才会有做事的动力。但是如果太执着于所求的东西,会产生一些不好的问题:比如一味的求,就会贪婪;求有不得,就会悲伤,或者愤怒;与别人比较,会产生傲慢、偏见,等等。而用“无所住”的想法去对待,就显然豁达得多。这不是让你不去求了,而是努力做事,事做完了,这事也就过去了,“事如春梦了无痕”。我更倾向于将生命看作一次体验,在做事的同时,尽量做到“不住”,多感受,少计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