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困的人
昨天,收到了读库21年的最后一期书,其中有一个封面上写着俄语的牛皮纸袋,一行小字:被围困的人。起初我没太在意,以为其中的内容是关于疫情中的日子,或是一些关于我们这些被困在信息中的现代人文章。但打开之后,发现这比里面的东西我想象地还要更加的沉重,就像打开一个尘封多年的档案袋,袋子里面装着的是一段痛苦到不堪回首的历史,一段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从未听闻的一段过去。
一段发生在1941年,远在俄罗斯的历史,故事的地点则是列宁格勒:根据百度百科的简介,列宁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而实施的战役,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结束,纳粹德国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苏联3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另有100多万列宁格勒市民死亡。
列宁格勒战役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
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进行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列宁格勒在被围困期间,城外的沙皇的宫殿和其他历史名胜大部分被抢劫后摧毁。许多工厂,学校,医院等民用基础设施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约7000至10000名居民。
被围困的这九百多天里,人民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备受折磨。不断响起的防空警报,窗外随时出现的子弹、炸药,昨天还在而今天顷刻间变为火海建筑。物资短缺,食不果腹的日子,一天只有125g面包的供应,在零下30度的寒冬,没有暖气,没有热水,只剩下因为极度饥饿变得浮肿虚弱的肉体。由于饥饿,不断有人死去。读着被围困者的日记,逐渐眉头紧锁,深感沉重。不同的人物写着不同的生活,但字里行间都透出同样的内容:饥饿、寒冷、绝望、死亡和麻木。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满足的时候,还能奢求人做些什么呢?人们丧失了尊严,也没有了希望,甚至尸体遍布荒野,无人也无处掩埋。在这样的生活里,人都不可以称作人。其中一位被围困者写道:想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像现在只是一个长得像人的动物而已。之所谓觉得无比沉重,是因为读到这些文字,就能想到这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在80年前写下的东西。当战争带来的伤害,从庞大的但毫无概念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而他们也许幸运地活了下来,也许是死去的100多万人中的一个。想到这里,突然这个数字变得很可怕,我无法想象这样的痛苦乘以100多万是什么样子。
突然明白了历史的意义,也感谢译者将这一段历史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勿忘历史是对生活在过去的人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现在的反思。总有人冲破这900天的围困,活到了希望的明天。我们遇到生活中的一点小曲折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是吧。
© 本文版权归 Cecilia bonit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