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心里的彼此——写给阿渝
彼此心里的彼此——写给阿渝
亲爱的阿渝:
你好呀。生日那天收到你的来信,真是欣喜。当我在这封回信的开头写下“亲爱的阿渝”的时分,才想起我们真的已经好久好久没有以书信的方式交流了——大抵离上一次通信,隔了一年又八个月了。因为平日在网路上一直能看到阿渝分享的日常,有画画的,有学习的,还有许许多多我此前不知,而因你而知的新的知识和新鲜事儿,所以觉得阿渝好像一直近在咫尺,并没有相隔迢远之意。也是在这次你的来信中,恍然于你业已是个大三的姑娘了,而且大三的学习生活都过了一半了——诶诶,在我心里,你仿佛一直都没离开这个高中校园呢。如此看来,一年又八个月,又或是你去往大学的这两年半的时光,一点也不久,也不远,那更像是一本常在手边的日记本里记下某件重要的事情而所写下的日子,嗯,或许翻到上一页,在那一个日期,在那一行字里,又看见了你,也看见了我。
说起来,我已告别中文系近十五年了。彼时所学种种,除了那部分真正融入生命之中去的——未必能说出是某门学科的某个知识,或许只是一种思维的方式,甚至只是一念之间的感动,指引着我和所有与我相逢的青春的人儿——此外,大抵都已记不清了。这与我舅舅那一代“老中文系人”相比,所学知识,所得功底,真有天壤之别了。前年你17届的学姐回来实习,从她的口中我才了解到自我那会儿感觉到走马观花的一些课程,彼时似乎又加快了教学的速度。我总觉得这种近乎于“工业生产”的方式成批量地“生产”未来的老师,大略不是一件能让人乐观看待的事儿。当然,有失必有得,我也发现如今你们所学的一些课程是彼时我们闻所未闻的,也是我很感兴趣的——如是,我又觉得此前与你们这代中文系学子的担心是杞人忧天了,或许如今培养的是各方面都有所涉猎的“通人”,能旁征博引,比较能吸引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和对文学的兴趣,这样自然也是好的。想想我现在能征引的文学文化知识,或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是趋于枯竭,就是有了与这个时代脱节的意味了——我的意思是,不知道这个满是网路资讯,所要的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如何让学生求知的心变得清明,在“慢”中沉淀那些需要细细品味的情与思。而这些,待你和大家走上三尺讲台之后,或许可以凭自己的见多识广,补足这些我感到捉襟见肘的地方,于那些学生的智识成长,也是功德无量了。
虽然阿渝说此前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其实我清楚,你是个一旦想做好某件事,便一定能精进努力,尽力做到最好的人儿。在这一点上,你我是很相像的。想来,中文系的多数课程的学习也因此不会有多少坎坷;然而,有些课程的确是有难度的,于我而言,譬如至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现代汉语”,回想彼时,我以为自己已经复习得很到位了,然而事实上,考得全副是从课本中迁移出去的内容,拿到考卷时大家真的当场傻了眼,只好硬着头皮拼到最后,我和少数几个同学总算过关,才免于整个班“全军覆没”的结局——当然,我也仅仅得了个及格分而已。从此,我便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甚么事情,客观来说,事情本身的难度以及自身拥有的能力,都把我们限定在某个范围之内,最后事成与否,还真不是“有志竟成”这么简单;但是啊,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才能尽力将这个所限范围“撑大”些,让好的结果纳入到这个范围之中,即使不成功,也已尽志无悔了。所以,来信里看到阿渝说自己后来在学习、义工和画画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嘻嘻,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呀。中文系的人儿多是有傲骨和傲气的(我以为全力以赴之下,有点傲气也无妨,毕竟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是人人都愿意付出这许多的),而况阿渝就是阿渝,每件你决定要做好的事,就像你所热爱的画画一样,虽然每往前走一步,或许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与之相生的苦闷,但凭借千锤百炼的功夫,水到渠成是指日可待的。
所以,想想后来小你一届的依婕,先是在网路上与我相逢,后又与你相识而成为好友,除了不可思议的缘分之外,我也相信,是彼此共有的努力的心意,让我们最终结伴而行。当初依婕在高三时,也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整个班级并不上进的学习氛围,而考入了上师大,真的很不容易——如换作我,可能时间一长也不免随波逐流罢,最后如被风吹起的蓬草,到哪里也都认命了。而让我感到更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完成了转专业,进入了中文系——在我看来,这一点儿也不比高考轻松,因为转专业对原专业成绩的要求很高,不是有大决心大毅力之人,是不可能做到的。依婕就像是一个跨过万水千山的人儿,最后来到了阿渝的面前,与你相逢,真好。我相信,你们对于学习生活的想法与做法,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相通的。如此有缘,缘分匪浅。
是的,你们都是我欣赏而欢喜的那种姑娘,只要保持热情和努力,你们未来的人生一定会在砥砺前行中得偿所愿,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在前面呢。即便没有那些让人艳羡的所得,我想,你我她的相逢,已然是此生的幸事了,是很值得彼此守望与珍惜的呀。
信至此处,东方既白,新的一天又到来了。这是我开始三十八岁的旅程的第三天,生活好像依然平凡,依旧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做。不过,一切的开始,是载着你来信的祝福和此刻回信的幸福呢。我也希望今天的阿渝,能从这些与你的字字句句里,看到那个和你心里的完完全全可以重叠在一起的开开。即便不常见面,不常对话,可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们彼此心里的彼此,都不会改变。
一如大海,一如星辰。
祝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开开
2022年1月20日清晨于怡文轩
附:阿渝的来信
To 开开:
好久好久不给开开写信了,先说声抱歉呀QAQ
然后就是迟来的一句!生日快乐!!!说来羞涩,我早上就知道是开开生日了,但是打开评论区,又打开聊天框,反反复复没有勇气打下“生日快乐呀开开”这七个字……我有些恍惚,我竟然感觉我们的关系有点生疏。
也相信开开一直能看见我在空间或者朋友圈吐槽各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事情,大三对我来说又是新的开始,每天都在学习或者画画的路上。(我居然都在大学度过两年半了!难以置信)。大一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大三决定堵上一切重修了!所幸重修下来效果很不错。
我仔细想了很久为什么一直没有给开开写信,一方面是确实忙于各种事情,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和自己较劲,想着开开当初是那么好的中文系学子,我居然成绩不上不下,非常感到羞愧。也是沉浸在这份难以描述的情感之中,在大二就开始对于学业认真起来了,我自己认为状态是可以延续到方方面面的,我在大二取得了很多成就,不管是学习、义工还是画画,都有非常大的进步,也终于解开心结,认为自己认真起来是可以做到的!有了很大的自信!
虽然这两年没怎么给开开写信,但是开开一直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微博、qq、朋友圈各种互动,都是很常见的。在德育课,老师要求我们写一份作业关于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我花了0.1秒就想起了开开!当时就想把作业也给开开看,但是还是碍于自己的羞涩,最终还是没有发出去呀……
总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但是我也二十几岁了,总觉得开开也没有长大,一直是有着孩子气和天真的大男孩,但是开开也三十八岁啦。这样也很好啊,对生活充满激情,对自己的爱好充满热爱,感觉这样的态度可以面对一切困难!
对了,还要谢谢开开向我联系了朱学妹!我们真的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了,一起分享学习的资料,她经常给我不同老师的PPT和笔记,我也把我手写的好几十页笔记“传授”给她。会一起吐槽“奇葩”给分的老师,有了好成绩也会快乐地互相分享喜讯,我们真的相见恨晚了哈哈哈!缘分总是很奇怪诶,突然就遇到了很好很好的人,每次和她聊天就会想到开开,开开,我的超人!
又絮絮叨叨讲了很多,我现在也慢慢放松心态了,也许不用那么羞涩,不用那么多难以言喻的情绪,我只想像一个普通的好友那样给开开写写信,吐吐槽,分享一些快乐的事情~
Ps原本想给开开画个贺图啥的,但是似乎每次下笔都画不出神韵啊,先欠着!等我修炼得更厉害,总有一天可以画出来!
长不大的阿渝
2022年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