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心理】父母与孩子之间,该如何正确相处?

昨天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孩子放寒假了,撒欢了,管不了了,想让我来“管管”。
白天很晚起床不说,晚上玩游戏玩到很晚,吃饭也不好好吃,也不跟父母沟通,就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间了,除非上厕所出来,要不然自己不出来。
自己不出来还不让父母进去,父母愁啊,问我该咋办?
回想刚开始接咨询那会儿,是有些担心来访者问怎么办的,即使我找到了来访者的根源症结,我知道来访者当下的情况可能的原因,问我怎么办,我是感觉很无力的。
对于”建议“这个事儿,对有些人来说,说了也没用。
这些人只是“看看”我有没有新的,好的方式方法,用不用,再说,先听听我有什么高见。
最后还是一句话,那个咨询师不行,他知道的方式方法还没有我多。
是啊,纵使知道那么多方式,依然现状没有改观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那个朋友问我怎么办的时候,我苦笑着说:“这个真不好办,该怎么办你是真不知道还是知道做不到?”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是知道,可太难做到了。”
是啊,知道做不到,这就是根本所在,不想改变自己,想走捷径,想改变孩子,以为孩子改变了就没事了。
这也许是一种逃避和否认吧。
如何建立与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
1、明确自我角色
家长必须要认清的问题是,在很多问题的解决以及孩子错误行为的纠正上,朋友这个角色都很难去完成的。
所以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家长要明确自我的角色,自己不是孩子的朋友和闺蜜,而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而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监护人。
2、多了解孩子的感受
我们所谓的和孩子相处的朋友模式,并不意味着是要完全成为和孩子没有界限感的朋友或者闺蜜,而是指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体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并不是无法沟通的。
身为家长,在孩子的相处当中自然是少不了权威的。这种权威不仅仅可以培养孩子敬畏感,也可以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去纠正与指导。和孩子相处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固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总归弊还是大于利的。

3、进行个人成长
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是进行亲子关系非常好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跟孩子有冲突,大部分是源于我们父母自身的情绪不稳定,还有就是我们所表达的孩子收不到,我们表达的关心和爱,孩子感受到的是批评和嘲讽。
多从我们自身下功夫,才能更好的跟孩子和谐相处,对孩子造成积极正向的影响。
这世上很少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但父母子女一场是随着时光流逝慢慢放手的过程,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多跟孩子沟通沟通,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放手让他们做自己,父母只负责做那个托底的人就行。
父母孩子之间最好的相处就是,年幼时的陪伴,年少时的沟通,成年时的理解。
无论怎样,做父母的都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为您推荐
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打卡训练的方式,获得情绪管理能力的《情绪管理训练营》:
让孩子学会稳定情绪,自信满满,懂得感恩,知道学习的青少年团体:
提升在职场、人际、家庭中的地位,做一个人见人爱的高情商的人的读书会:
找到问题所在,梳理焦虑抑郁情绪,让你更爱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