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新世界观的创立
第四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新世界观的创立
第一节 存在论变革
(1)实践:感性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主体,感性,能动;
(2)对全部旧哲学的清算
Gegonstandliche【翻译:是“对象性”而不是“客观”】
黑格尔: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具体的;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3)同单纯理论态度的批判的脱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立场】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哲学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
(一)意识与社会存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甚至星象学,颅相学,面相八字这些都属于唯物主义,而且太唯物主义了。
马克思说:“一切意识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个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意识在德文词当中Bewußtsein,就是[意识到的存在];sein是[存在];Bewußt,是完成时态的[意识到了的]。所以马克思就把这个词拆开来了,后来海德格尔晚期讨论班当中也看到了这样的做法。一切Bewußtsein都是Bewußt的sein,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维特根斯坦:构成逻辑的基础是非常不逻辑的;
(二)权力与权利
(不)合理是表面的东西,深层的是感性的东西,是物质利益。——权力
Power权力(深层,感性的)与权利(表面,理性的)
所以社会权力power这种东西它不是理性的东西,它是感性的东西。
有钱能使鬼推磨——权力;
自然权力,社会权力
所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包括新世界观的创立,我们今天能够简单讲的一个就是存在论变革,它是以实践感性的活动和对象性的活动为基础,另外一个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