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1年读了58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5本书和7个阅读认知改变
2021年一共读了58本书,以个人成长为主。书单截图如下:

58本书里,其中有5本对我影响很大,和你分享这5本改变我的书~
01.《量子天命》李欣频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读完后我确认自己的天命事件就是“阅读”,也有信心将阅读作为我的副业。
后来我专注阅读,在朋友圈和公众号保持输出和分享,朋友们有目共睹我的成长。坚持半年,今年年初我推出自己的年度社群时,成功吸引60+小伙伴报名。
聚焦天命,持续专注,是成功的加速器。
02.《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吉田穗波
吉田医生很厉害,准备留学时,照顾家庭,怀三胎,边工作边复习,顺利考上哈佛大学。生活琐事,人生理想,职业工作,大事小事包围她,她都处理得完善。
吉田医生的故事告诉我,要改变固化思维,想做什么就去做,正是因为没时间,所以才要赶紧做。
03.《人生效率手册》张萌
这本书有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我用目录搭建出知识体系。发现目标管理和精力管理认知薄弱,于是针对性输入。
我在读书后有意识提高行动力,应用读到的知识,磨合成我的称手兵器。今年我用萌姐的效率手册,期待用手册实现高效、突破的一年。
04.《只管去做》邹小强
这是一本讲如何制定年和拆解年计划的书,跟着本书的指引制定年计划,让新年的flag不会倒。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诊断工具”很好用,4个字:假大空全,大到年度计划,小至早起计划,都可以用这4个字来找到内心需求:
假:是不是发自个人内心的
大:有无超出能力范围
空:有没有具体细节
全:有没有贪多求全
05.《用一年时间重生》娜里跑
这本书让我相见恨晚,如果能在3年前读到就好了~对我影响较大的是书中的人生主线和人生关键词,在找到人生主线后,运用“整合思维”,在多个场合修炼核心关键。
成年人的学习,应该来源于生活需要,并且能够应用于生活。
这一年阅读经历,我总结了7点进步和改变:
1、从漫无目的地阅读,进阶到带着目的阅读
主要是受了《60分钟高效阅读》这本书的启发,书中有句话提醒了我:“要有自己的阅读目标,阅读时没有目标,就无法产生一个你想要的的结果。阅读的结果来源于阅读目标。”
我这才意识到,这些年虽然读了一些书,但是长进缓慢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带着改变的目的去阅读。
2、各种各类大咖的阅读方法,来来去去就是那几样
知识付费时代,有很多各种名称的读书方法,或所谓独创的读书几步法。
我带着好奇去了解,发现其实不外乎那几样:阅读目的、读书笔记、找重点、跳过非重点……
阅读方法类书籍的鼻祖《如何阅读一本书》将所有阅读方法都说透了。
3、读一本书,不再划满重点
用微信读书时特别容易划很多荧光线,因为软件会把多人划线的地方打虚线,只要点击两次,任何人都可以把这些“重点”划为己有。
但我发现,每次把微信读书的笔记导出后,面对满屏的笔记,我竟然找不到重点,想要重整读书笔记,却无从下手。
用网页版微信读书看书,也特别容易复制很多“重点”出来。后来我意识到,复制出来的这些内容,有大部分我并不会再回看。
于是,之后的每一次复制粘贴,我都要求自己写下摘录的原因。
如果是收集素材,那么就标注【素材】,如果是简短有力的金句,那就注明【金句】并且表上荧光黄。如果是作者的重要观点,那么就备注【观点】,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悟。
这样写阅读笔记后,我摘录的内容,其实都被我分割成写作素材。如需取用,也便捷多了。
4、书读多了,自然就会知识迁移了
我特别佩服一类读书人,读这本书时能联想到另一本书的内容,又或者是新知链接旧知,触发思考。
我知道想要实现这种境界,没有其他办法,就是多读+多写+多想。我知道了,于是我做了。
读得多了,脑子里的“货”自然就多,有了货,就能够“货比货”。
读书笔记写得多了,每一本书留了钩子在脑子里,印象更深刻。
想得多了,脑子越用越活,有时瞥见一句话,一个观点,自然就会联想到相关的其他书籍。
5、主题阅读真的很爽
2021年7月参加一期读书会,跟随读书会的进度读了3本书籍,那一期的主题是“发现天赋”。3本书分别是《量子天命》《让天赋自由》《一生的旅程》。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主题阅读。参加读书会属于被动安排。读书会结束后,我继续主动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写作”和“早起”的主题阅读。体验了两次,发觉主题阅读真的很爽。
它能帮助我识别到不同畅销书之间重叠的观点,我只管跳过,不必重复读。它让我学会分析,主题书单上不同的书籍,分别适合什么细分主题,具体解决什么问题。
今年我还会继续采用主题阅读的方法。
6、书不是用来记的,而是用来行动的
以前我会懊恼于读完一本书,什么都没记住,或者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光了,重读依旧如初读,旧书恍若新书。
现在我知道,“背书”是上学时期的做法,成年人阅读,不需要全文背诵,不必默写,没有考试。比起记住,更重要的是读后行动。
读完一本书,我会选择书中的方法,列出一项或多项行动清单,照做一段时间,如合适就持续做,如不合适就及时止损。
7、阅读,是可以作为天命事件的
虽然坚持阅读是一件好事,但我很少和身边人谈及在读什么书,以前也不敢在朋友圈“晒”书。去年阅读的经历让我慢慢打开心结,确认阅读是我的天命事件,并且通过持续聚焦做这件事,获得了回报。
事实证明,找对焦点非常重要。以前我把焦点放在“写作”,却没有动力去提高写作水平。而今我把焦点放于阅读,不仅能坚持下去,而且找到了信心。
2021年我在微信小号分享读书笔记,今年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微信朋友圈分享读书心得,每读完一本书,就在朋友圈打卡一篇读书报告。
既然读书这件事是有益的,我也的确从书中汲取很多优质的思想,我有义务将这些智慧传播给身边所有人。如果连这点小事都不敢做,何以标榜自己是阅读推广人呢?
以上就是我的2021年阅读总结。
58本书,数量不算惊艳,但收获了这些阅读认知改变,每个季度认真写读书总结,学会提炼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持续在朋友圈分享70篇读书笔记……这些进步都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