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读外国文艺2021年第四期
以目前的速度来看,追上进度指日可待!其实我对这一期的兴趣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我并不怎么喜欢韩国文学,哪怕现在韩国大热的书有很多,我也从来没有动过入手的念头,我手里唯“二”的两本韩国作品还是因为我对导演李沧东的偏爱,当年的《燃烧》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太深了。
回到这期的杂志,相较于往期,最大的变动是每篇选文的后面不再附有相应的文学评论,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文章及这些作家确实没有什么深入分析的必要。唯独那篇《少年不老》附带评论,也写得非常浅显,我甚至觉得不如不写。其实从所选的五篇文章本身来看,质量有些良莠不齐。我个人最喜欢《祥子的微笑》一篇,没有刻意地去渲染感情,也没有用幻想去丑化现实,只是平铺直叙地将人心底里的懦弱、人的内心里所隐藏的纯粹又矛盾的情感、人在生活中无可避免遇到的困境等轻描淡写地表达了出来。你无法不将其套用在自己身上,你无法不被其感动,谁也无法否认这样的文章才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我个人觉得最差的一篇是《小偷姊妹》,太故弄玄虚,卖弄技巧,读了之后反倒让人无动于衷,这样的作品读完都觉得浪费时间。《大叔》这篇比较有意思,灵感来自现实,作品回归到现实,完美展现了一幕人间缩影。同样是幻想题材,《房子》整体呈现的效果就要好于《少年不老》,那份无力和绝望仿佛马上就要冲出纸张跃到现实中来。但《少年不老》的结局确实设计得很巧妙,既呼应了题目,又足以震撼到读者的心灵。我突然发现,无论是韩国的电影还是文学,只要是特别出彩的好像都离不开贫穷这个话题,韩国人在这一点上的探究确实很有深度。
『品读』部分所选的作家阿伦+格伦博格倒是不错,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荷兰的作家。我非常欣赏他这种不拘泥于一种文学体裁、不断地尝试新的文学风格的创作态度——“沉浸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忠实地记录这个世界。”勇敢而无畏,他的作品哪怕不会让人产生共鸣也绝对是值得一读的。『留影』部分仍然聚焦在韩国,描述了韩国女性影人艰难、漫长地崛起之路,其实这涉及到了韩国社会最本质、最根深蒂固的一个问题——男女平等,因此这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和现实相辅相成。我原以为目前韩国的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现在看来电影更多的是一种呼吁,韩国女性真正的觉醒还在慢慢到来。这一期的『美术馆』所选择的俄国艺术家德米特里+日林斯基颇得我心,一是因为俄罗斯艺术对于我而言陌生又新颖,二是因为他的选题与尝试。我一直觉得,以艺术来展现自己而有所成的作家非常稀少,更多的是以艺术来承载时代、承载现实、承载历史、承载信仰,而能在这一点上呈现价值的艺术家已是何其难得、何其珍贵、何其伟大!以他的作品名称来总结——《我们会永远铭记艺术家》。
总的来说,这一期平平无奇,只给了我略微惊喜。但我总觉得哪怕对于读者来说,多尝试些文学风格也是件好事,尤其像这种通过杂志短文来了解,既不会花费很长时间,又能得到全新的体验。当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时,也许就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看待文学的眼光也会更客观、更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