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到麻木
昨天跟姐夫第二次出去跑步了。上次是只有我和姐夫两个人跑步,我跟在他后面,那次我们跑了10公里,配速是6分钟左右。沿着长江的大堤跑的,那次跑的就已经很不舒服了,因为那个时候我刚从校园生活中出来,带着一身懒气,体重达到了70kg。那次跑步在返程的时候我的跟腱已经有些劳累了,每次向前的蹬地都需要跟腱带动足底。姐姐很客气在跑完之后还请我吃了牛肉汤补充能量。
这次的跑步是跟着滨江的跑团的,他们队伍整齐,精气神高涨,并且居然有很好的后勤保障。在作了简单的热身动作之后,两路纵队就开跑了。我们队伍跑步地点是在城市公路的人行道上,不清楚block能不能解释我们的环绕的区域,我们一直在右拐,然后绕回出发地,如此往复。起步就挺快的,起步大概就是6分半一公里了,在跑了两圈之后,明显带头的人加速了,慢慢有很多人跟不上,队伍被拉得很长。我看身后的姐夫超上来了,我就紧跟在他后面。
我并不记得究竟跑了多少圈,因为在第四圈之后我每一圈跑的都很煎熬,我摇头晃脑,小腿是愈发肿胀,脚底因为鞋子还是不够软,踩的很痛了。浑身是哪哪都不舒服,但是姐夫还在前面,我不能跟他差太多。我发现我总会在第二个拐弯的地方被姐夫拉很多距离,然后我就多用点臀部的力量,让每一步步伐尽量大一些,然后在第三个拐弯处跟姐夫距离缩小到3~4个身位,一拐弯又不行了,我几欲闭眼沉沉睡去,但是脚下不停,跑四步睁个眼看一下路况和距离,然后再闭眼小憩四个步子。这个节奏让我舒缓了很多,不再摇头晃脑地精神痛苦,享受短暂的平静。再一拐弯就能看见初始地点了,绕回这里意味着一圈的终结,但是姐夫并没有停下脚步,我暗下嘀咕,跑了多少了呀,怎么还再跑。于我而言跑多少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上姐夫。
当全身的困倦、肌肉的酸疼、神经的紧张一并袭来,我是真的有点招架不住,我暗自鼓励,我可以的,我是可以的,我可以的。顶不住就稍稍放缓,让姐夫跑远一点,下个路口我再跟上去。灯光下,影子飞驰,其实跑的很快,事后我问姐夫,配速大概是5分钟了,第三圈第四圈最快,一度是4分半,这对于在学校每天跑6分钟一公里的我来说,挑战很大。但其实从跑步这件事情上,我发现我这个人一个特点就是做一件事如果认定,我就不会放弃,可能是因为好胜心,因为放弃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不敢松懈。
所以我可以对自己很狠,但是更多时候并没有像领跑员这样目标明确的引导者,我只能先主观判断一下,然后再相应付出行动。一直以来都没有“必须”“非XX不可”的情况出现,或许生活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还是太仁慈了,父母为我们买了太多单,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可以选择逃避。从我所看见身边的例子来看,年轻还是要吃点苦的,目光还是要长远点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所以,对于同龄人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哭爹喊娘,随随便便放过自己的人,我心底里对ta就不会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