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遗物
前言
说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吧,我曾经阅读过一篇书评,他所讲的便是三体三的剧情,我曾经读过三体,但唯独没读三体三,原因很简单,口碑差也没得奖。
虽然我没读过它,但我对大致剧情有所了解,无疑我曾认为程心是个绿茶婊,因为她是个女人,所以地球被毁灭了,我很痛恨她。
那篇评论所给出的思考结论相当有趣,人类虽然失败了,但其实是赢了,赢麻了。
具体来说,他认为导致地球毁灭的是全人类,因为程心是由全人类所推举出来的,在三体里,人类在一众外星生物面前其实是很可爱的存在,他们独立,又有各自的善与恶,他们可以彼此拥抱,又可以互相残杀。
我自己从他的思想诞生出了另一个想法,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反叛的历史,因为爱和善良太过微弱,无法盖过恨意,仇恨,甚至是智慧,但在三体中,微光照亮了大地,幸福的人类迎来了他们命中注定的灭亡。
我想写这篇读书笔记,或许因为我莫名的遭到了人生攻击,或许因为我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许因为我读了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或许因为我看了三体1,2,看了三体3的评论,但我感谢我的灵感。
正文
我想人类有一种神识,就像耶稣一样,它将爱看的比生命还重要,而爱可以萌发出无数多的希望,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写的,“献给 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哦不不不,翻错页了,是: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籽来。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
爱的力量是一众人类所歌颂的,有些人通过歌颂耶稣基督,有些人通过阅读《爱的艺术》等心理学书籍,而更多的人则是实实在在的爱,抱歉我不想引经据典,但即便是残忍的课本,依然有不少不歌颂传统和制度,只颂唱爱与心灵的美篇,我认为我的读者都是受过教育的,所以我坚信大家都能理解我所说的爱是什么。
在我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我无法找准自己的情绪,这本书并没有任何基调和主旋律,他所呈现的是一种真实,这种真实脱离了哲学,社会,甚至是智慧的桎梏。
我看着那些人,他们在真真切切,疯疯癫癫的爱,最后他们因为爱而被审判,没有胜利者,更没有失败者,这些是真实的人,他们被迫活在自己的格子里,但仍然真切地窥望其他人,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会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在他的小说中所写的人,在这个世界的地沟里,竟然能真切地看到,他们大多不受教育,固然从不被教化,他们所展现的人性,既可爱又纯真。
陀斯妥耶夫斯基似乎是个关注普通人的人,因为他曾写过穷人,我毫不客气的说,我认为书里所写的穷人,是丑陋的,是畸形的,我看到他们就觉得好笑又生气。
但现实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当我仔细观察我所生活的社区,那里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农村长大,现在在城市里有了他的一席之地,那一席之地,是厕所的角落,他负责清洁,似乎一直待在健身房,当其他同龄男人在谈论政策,谈论家庭,谈论事业时,他悄悄地躲在一楼或二楼的厕所。
他很安静,当有人和他说话时他顶多笑笑。
今天我在我的隔间里偷偷看他,我发现...这个我曾经怀疑过的,从未爱过的,甚至有些可怜的人,在对那个监视装置发笑,笑得那么天真可爱,比我所见过的任何女孩都可爱。
我心中感觉到一阵绞痛,我恶心,痛恨,也深受震撼。
他在这里没有家,可能永远也不会有家的,当我脱离了虚拟的感情,去看最纯真的人,我竟然又爱他,又恨他,我觉得他无比的可爱,但又恨不得让他马上消失,这就是人的感情,这就是卡拉马佐夫式的感情,不管怎么样,我仍然爱这片大地,或许他根本没看过一本书,但我是卡拉马佐夫,他再穷他也是卡拉马佐夫。
不管我们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发笑,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片美丽的星空,会欢迎我们,激烈的,疯狂的亲吻自己所站的大地。
引申
对于引申的内容只是我的一种联想,可能并不适用于现实。
这里是我对于如何去爱的一个讨论。
在文学界,作家们遇到了一个困难,被叫做”简化主义“,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阅读米兰的采访。
简化主义是我的敌人,对目前的我来说,简化主义也是虚无主义,大多数人一边被教育,而另一边他们变得虚无。
这种虚无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呢?尼采等一种哲学家都对这些问题研究过,只不过这种差异开始在现如今扩大了起来,世界变得更加抽象,而现实也变成了抽象的奴隶。
虽然我无法预言,究竟是真实的人性会打败这逐渐扩大到虚无主义,还是将由资本和思想控制占据主舞台,诞生一种根植于虚无的新人类,但我站在了真实人类的这一边,因为我站在大众这一边,如果虚拟占了主导,将有更多人的心理和身体被迫害。
这里我想回到关于三体的讨论,其中一个观点很有趣,人类之所以在宇宙中显得天真可爱,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像某些外星人一样合体成一个巨兽,他们都在维护自己的感受和道德。
而我认为现如今许多人所受到的教育和文艺作品,都将一众人简化成一类人,而事实上真实是无法靠虚拟演绎的,这就出现了(以科学论证科学),(以mbti衡量心理学),这些根基虚无的东西,有着广泛的受众。
我认为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们会爱自己。
而我认为的爱,是先爱己,后爱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一出生便被要求,要爱这个由人群组成的庞然大物,那么这些人便是空心的,因为他们从未了解过自己,也从爱过自己,人性之花——道德,不会在他们的遗骸上绽放。
而,让我们一同去思考,真正的道德是什么,当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被监视,他所作出了大众所认可的事,这真的是道德吗?我认为这样的道德是一种想象力,而不是道德。
真正的道德,由我们的灵魂生长,通过和邪恶意念搏斗,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下,疯狂生长。
倘若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道德,微光便会照耀世界。
复活吧。
© 本文版权归 Lavande Vrai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