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徐霞客游杭州(一)
前段时间突然想起徐霞客。这位古代第一旅行家实为旅行爱好者心中的一座丰碑
他用行动诠释: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做自己爱做的事。
他的足迹遍布闽浙皖、云贵川,从22岁到54岁,用三十二年的时间丈量南北,纵横东西,是真正的“行者无疆”。
我试着在网上搜索“徐霞客 浙江”,发现他曾数次游览浙江,并有《浙游日记》流传后世。粗略一读,发现好几处我熟悉的地名,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跟着徐霞客游杭州!
《浙游日记》显示,徐霞客在杭州呆了8天,在杭州主城区呆了5天,行程大致如下:
DAY1 唐栖——北新关——*棕木场
DAY2 净慈寺——吴山
DAY3 涌金门——朝天门——昭庆寺
DAY4 宝石山(*落星石)——岳王坟——飞来峰(烟霞三洞、灵隐寺、天竺三寺、三生石)——*步渡湖
DAY5 *棕木场——观音关——女儿桥——老人铺——仓前
(标*为今天已经找不到的地名)从地图上看,徐霞客大致走的是一个V字形,他自东北部的余杭入杭州,向南到西湖附近,再往西北方向,进入临安界。
这个行程是我直接从原文扒下来的,大部分地名均可考。徐霞客游历的时间距今约400年,这些地名居然还保留了原来的样子,两个时空在这一刻似乎重合了,颇有与古人隔着大运河对望之感。
早上依然睡了个懒觉,约上午11点到达第一站,塘栖古镇。
在出发等公交的时候,一位老奶奶听说我要去塘栖玩,脱口而出: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到了之后发现,确实没什么好玩的。
塘栖古镇不大,基本是后来新修的仿古建筑,半小时内就可逛完。古镇内最重要的遗迹当属广济桥。


此外,古镇内还有乾隆年间的碑文和一处很雅致的公共图书馆,路过的时候看一眼即可
除了古迹,还有一些很好笑的东西


第二站是北新关。徐霞客在《浙游日记》的描述是
南行二十五里,至唐栖,风甚利。五十里,入北新关
出了塘栖,他是坐船沿京杭运河而下,但我就只能坐公交了

北新关遗址不大,就在京杭运河沿岸,据碑文介绍,明朝首次在此设关收税,桥上收陆路税,桥下收水路税,一度是全国第五大税关,后在清末被废止。


此处运河河面宽阔,又下着一些小雨,手直接就能摸到运河水,仿佛能摸到一些历史的丝絮
一天时间太赶,我便直接跳到第四天行程,到达宝石山,徐霞客在宝石山顶俯瞰西湖:
南望湖光江影,北眺皋亭、德清诸山,东瞰杭城万灶,靡不历历。
但我的入口选择有误,并未达到宝石山顶,仅经过半山腰就下了山,一路上树木遮挡,并未有此登高远眺之机。

出了宝石山,到达岳王庙,不过我对这个兴趣不大,就直接去了西湖。
撑了一整天的伞,到此处方觉得有意义。
远处云山雾绕,湖面之上,正所谓烟笼寒水,一派水墨景象


之前一直没有上过湖心的小岛,趁此机会决定去看看。雨天人很少,我一个人直接包了整条船

这座岛是湖心三岛中唯一开放的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环岛走一周,眼前所见皆是不同的西湖之景,可以说是移步换景,揽西湖八面之胜。

下岛时已是下午五点,去灵隐寺已来不及,更关键的是,在雨中逛了一天,鞋子湿了
遂决定回家,首次徐霞客主题游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