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勃朗峰 Tour du Mont-Blanc
2021.08.07 - 2021.08.14
前奏-日内瓦
抱着贪玩的心,我们没有直入主题,一大早先从巴黎坐火车到日内瓦,出了火车站,心里的设定还是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眼里却一点也找不出与之匹配的形象。建筑普通实用现代主义风格,外墙颇显老旧,细节之处也看不出巴黎建筑那种用心。人种混杂,一眼望去不少阿拉伯面孔。再到饭店看看价目表,终于才明白其“富有”,吃完一口,感慨不愧太“富有”。只要跟德国沾上边,这东西就不会好吃。
日内瓦湖倒是很美,清澈可见湖底,湖中天鹅、野鸭成群,两岸绿林环绕。湖中喷泉却是出乎意料的有意思。只用一个初始的、单向的、恒定的力,却在自然的变幻无穷中演绎出节奏、声音和色彩。风的魔术之手可以把喷泉扬起一桅船帆,也可以把细细水珠吹散弥漫,水落之时,如瓢泼大雨倾袭而来,又似潮起之声不绝于耳。阳光恰是时候地与水珠相遇,彩虹悬于湖面之上,光彩耀人,又倏忽即逝。我们在喷泉之下驻足许久,身临其境,竟不觉得一刻是相同的。这便是永恒与瞬间的交汇了吧。
Day 1
Chamonix - Les Houches - Bellevue (1801m) - Col de Tricot (2120m) - Chalet de Miage (1550m) - Chalet de Truc (1720m) - La Frasse (1263m) - Les Contamines (1167m) Gîte le Pontet
从日内瓦坐大巴到Chamonix,初识勃朗峰,山顶积雪明亮,反射日光,谓之纯洁。雄伟的冰舌倾泻至山腰,巨龙席卷一切之势骤然而止,山下Chamonix小镇一片欣然。晚上住在小山腰的Airbnb,从庭院或是阁楼的小窗可以独自面对森林和冰川,夜降临,头顶星光微弱,勃朗峰像一块白玉石,触不可及。山里的夜晚浓黑,视觉都给吞噬了,只剩下触觉在房间里延伸,探索,渴求着…
早上在清冷的空气中醒来,望望窗外,勃朗峰还在那儿,今天要凑近些看看它。我们先去了旅游局Office de Tourisme,咨询了一下线路和天气。旅游局的人告诉我们今天的天气不算好,下午会有积云和降雨,建议我们尽快出发走主线抵达第一天住宿的地方,但之后一周天气都将很好。乘坐大巴从Chamonix到Les Houches环勃朗峰“官方”出发点最为方便,可惜我们提前订好了火车票,便乘坐TER后走了一段路来到了出发点——一个小拱门,八天之旅就此开始。

为了节省时间,环勃朗峰徒步者通常选择乘坐缆车Téléphérique Les Houches上升至Bellevue,然后顺着TMB的路标开始行进。TMB线路的路标非常完整和清晰,在每一个节点都会有TMB标志的方向牌或是指向不同目的地的方向。当我们走到第一个主线和支线variant的分岔口时,云清气爽,我们完全把旅游局的建议抛在了脑后,大步走上了支线。一开始的路不算难走,另一侧是大峡谷,给人一种纵身一跃的冲动。冰川融水汇成湍流,在石头间撞击发出隆隆声响,走过吊桥,路线开始上升。最初阳光还不时从云层中探出头来,让我们误判天气不错。越往山上走,越走向云层之中。稀薄的云气飞速飘至,转眼间模糊了视线,又见有的云从山上雪崩般扑面而来,不给人以喘息之机。回头再望时,峡谷的树林之中升腾起浓浓的白雾,让人不禁想起“瘴气”一说,待到它已经完全抹去了远方的边界,所在之地像是天空之城,漂浮在白色云层之上,四周绿草繁茂,黄色和紫色的小花铺洒,环顾四周已无一人。登顶Col de Tricot,如坠云雾里,风呼呼地吹,能见度不足五米,站在悬崖边缘却全然不知,只觉要随云雾飞腾而起。随后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来,我们感叹旅游局说得真准,一刻不敢多停留,披上雨衣急促下山。山路陡峭,迂回曲折,我们如在迷宫中下降。山谷被海啸般涌来的云雾彻底吞噬,时而大风又吹走云雾,山谷全貌倏而全现,蔚为壮观。云雾虽气势汹汹,却又来去不着痕迹。雨越下越大,雷电交鸣,没有减弱的迹象。我们感到有些许的恐惧,但只能继续走,鞋裤已湿透。

降至山谷Chalet de Miage,看到几个小木屋却不敢停歇,走过一段平路后继续上山。支线有时候看着只比主线多几公里,升降和难度却是可以差别很大。暴雨通常又会让徒步路线难度倍增。我们第一天虽说是体力巅峰之时,在对路线不熟悉和面对雷暴天气的情况下,只希望不出意外还能够在六点之前抵达住宿点(一般TMB线路的refuge都是保留住宿预约到当日六点)。上山的土路在暴雨冲刷下泥泞不堪,雨水汇成小溪从脚下流过。身体渐渐感受不到疲惫。登上Chalet de Truc,宏伟的雪山在雨雾中依稀可见。下山在森林里穿行,许多路径已被冲烂,非常滑。在这样陡峭又湿滑的路线下降,腿部肌肉一直紧绷已有些颤抖。下山的风景通常比较平庸不如山上,我们像螃蟹般斜着走完最后一段石子路后,终于抵达小镇La Frasse,又冷又饿躲进小木屋,等待坐公交去Les Contamines。在小木屋里遇到从美国Cleveland飞来徒步TMB的一家三口华人,相谈甚欢。妈妈在美国待了二十多年,说几句中文就会夹杂着浓重的美式英语,儿子从小在美国长大,已经不愿意说中文了。
六点到达今晚的住宿点Gîte le Pontet,住进营地小木屋,庆幸有热水澡可洗,身子暖了过来。七点统一吃晚饭,大家分食“大锅饭”,我们将很快发现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晚饭开始的时候。
Gîte le Pontet:很大的营地,有数栋独立的小木屋,有淋浴,有暖气。伙食一般。
Day 2
Les Contamines (1167m) - Notre-Dame de la Gorge (1210m) - Col du Bonhomme (2329m) - Col de La Croix du Bonhomme (2483m) - Les Chapieux (1554m) Auberge de la Nova
早上吃过早饭出发,腿有些酸软,TMB第二天,我们给自己鼓劲。可一个漫长陡峭的攀升就先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太阳升起,汗珠直滴,我们歇了好几回以适应第二天突增的强度。补充食物,早上吃再多徒步不了多时就嫌吃得不够多。第一天鲜少遇到同行的徒步者,今天那些被云雾吞没的人都像春草般冒了出来,遍布沿途。
雪山的地貌有了变化,山势不再是雄伟连绵,黑色的山脊耸立眼前,山石嶙峋,像一把把倒插的利剑,又像是大自然建筑的哥特式教堂,繁复细腻,密集的山尖充满敬畏地通向天空。回望是包裹一座座山峦的葱葱密林,来路已化作一条光带…

这一带是页岩地貌,层层页岩被紧致地压缩,如记录自然密码的书页,坚硬,有着炭的色泽。长上升持续了四五个小时,途中有些山阴面尚有未融化的巨大冰川,冰川融水汇成山间溪流,孕育一片片绿地和小花。我们在冰川旁吃过picnic,继续登顶。

在Col du Bonhomme视野非常好,脚下就是一片冰川,再往下是一片片绿地,黑针尖在身周高耸云霄,远方有连绵山脉。继续向上翻过一堆堆乱石,远处雪山从云层上探出头来,电塔在悬崖间架起。前面的人突然停下了脚步,只见不远处一只阿尔卑斯羱羊在大石头角落吃草,又有两只从更高处跳跃而至。我们艰难攀爬的石堆在它们眼中竟似如此轻巧就可以飞跃的平地。大家都静静等待,生怕举动稍大使羱羊警觉,打扰了山上灵兽。它们不时抬头观望我们,察觉不到危险便又继续低头啃食。

我们绕过它们继续前行,翻过了Col de La Croix du Bonhomme又是一个酸爽的长下降,抵达Les Chapieux时我们已经双腿无力,膝盖隐隐作痛。有升必有降,每天都将重复这样的故事。
Auberge de la Nova:没有信号没有网!非常小的村庄,除了几个住宿点和餐馆几乎没有别的人家。伙食不错。
Day 3
Les Chapieux (1554m) - La Ville des Glaciers (1789m) - Col de la Seigne (2516m) - Lac Combal (1958m) - Arête Mont Favre (2430m) - Col Chècrouit (1956m) Le Randonneur du Mont-Blanc
今天要翻越两座山,双腿是表示拒绝的,下楼梯时一步一哎哟。再次“作弊”坐公交跳过从Les Chapieux到La Ville des Glaciers的一小段河谷地段。河谷土壤松软,沿途有许多鼹鼠洞。清晨太阳刚升起,把温暖的阳光洒满河谷,可爱的鼹鼠从洞中钻出,伸直柔软的身体晒太阳,有的鼹鼠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出门在草根里寻觅小昆虫,听到一丝风吹草动便迅速蹿回洞里。

经过两小时坡度比较合适的上升登顶Col de la Seigne,这里是法国和意大利的国界线,翻过了这座山我们与徒步者的招呼就要从Bonjour变成Ciao了。
下山之后是一段非常美丽的河谷。水草丰茂,像一条绿色的小河与溪水缠绕,都在风中卷起层层波纹。小花铺满河谷,颜色以黄色和紫色为主,竟有不少天蓝和靛蓝的小花点缀其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自然界中见到蓝色的植物。在河谷中行走非常惬意,为我们今天爬第二座山稍作小憩。
再次上山,河谷尽收眼底,两侧树林丛生,再往上是寸草不生的黑尖峰,一座连着一座,以一种无秩序的姿态挑战天神。冰川融化之处,只剩下干枯的冰床,堆满锋利的石渣,令人望而生畏。登上Arête Mont Favre之顶,立足悬崖之边缘,山风大作,吹得人快要站立不稳。下山依旧是贴着悬崖,向下是陡壁直达河谷,对面是一排黑尖峰。我们走得筋疲力竭,腿脚不听使唤,终于在一段被山林遮蔽的下降后抵达Col Chècrouit,今晚住在山上,向下眺望便是意大利美丽的雪山小镇Courmayeur。
Le Randonneur du Mont-Blanc:在半山腰,视野极佳,住宿条件好。伙食很好(后悔没在意大利多订几晚)。
Day 4
Col Chècrouit (1956m) - Courmayeur (1226m) - Chalet Val Ferret (1784m) - Grand Col Ferret (2537m) - Alpage de la Peule (2071m) Alpage de la Peule
在旅店前的躺椅上迎接清晨的太阳,身体的劳累在阳光中舒展分解。遥望远山,重峦叠嶂,在阳光和薄雾中现青灰色,山体通透,颇有一种在玻璃上作中国山水画之风。牛铃声传至耳边,飘忽不定,时而清脆细碎如高山奏琴,时而如石上清泉连绵不绝。可以想见牛群在山坡间游走,低头吃草,急促俯冲或是卧地而息,每一个动作都化为佛音,交响、涤荡在群山之中。
乘坐缆车下山到达Courmayeur,它像是Chamonix的孪生姐妹,是在雪山意大利一端的明珠。小木屋的屋顶用当地雪山特色的页岩铺盖,从小木屋间街道的狭窄视野可以看到雪山一隅,被阳台上的鲜花装点。小镇热热闹闹,我们像从山里跑进城的人,四处张望惊叹,买橱窗里望着就流口水的甜品,吃冰淇淋,给后面的行程买补给。在面包店里买了像是炸豆腐块的炸奶油,外酥里嫩,带点柠檬的清香,是整个行程中最令我们念念不忘的美食。后来再想在意大利搜寻,甚至问意大利同事们,却是再也没能找到,连名字也不得而知了。由于今天的行程非常的紧张,我们又要“作弊”坐一段公交。

坐公交穿过一段较为平坦的峡谷,在Chalet Val Ferret下车,开始今天真正的徒步。与昨日的风景无异,一步一步渐渐把峡谷和黑尖峰甩在了身后。

登顶Grand Col Ferret,跨过意大利与瑞士的分界线,在与意大利短暂的邂逅之后就要分别了,意大利的美食小露一手便把我们的胃给征服了,我们迅速决定改变行程走完TMB就去意大利吃吃喝喝。
今天住宿的地方在山里,一联排平房依山而建,像一个观景平台坐拥傲伟群山,夕阳披在山脉上,在这里,需要想的需要考虑的太简单、太少。想象中以为会体验一番所谓的“瑞士田园生活”,现实很快打破我们的幻想,提醒我们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人”之后就再难回归独居、自主自立的“原始生活”。第一个注意到的问题就是手机没网,住的地方没wifi。休息的时间令人感到漫长、难以忍耐。走进“房间”一看,被透过门的光微微照亮的是一堆双层木床,散布在各个角落,徒步者像是艰苦跋涉的难民被收容在一个古老破败,没有电,不通风的落脚处。洗澡时几乎没有热水。但就算如此,我们也比那些一路扎帐篷露营的人“轻松”多了。洗完澡,饭点之前在屋前放风,看到外墙上有一些关于历史的记录。这房子在此已有上百年,窗台上作花盆用的军靴是一战的遗物,这里曾在战争时期收留过一些军人。墙上一块类似“村村通”的纪念牌表明这个地方在2016-2021年间才通电。在这居住的一家人经营起这个徒步者的营地,牛羊在下面空旷的地里吃草,一些现代化的机器仿佛在提醒我这里还有那么一丝工业文明的痕迹。小孩玩耍的方式就是在屋前奔跑,跑过去,跑过来,绕圈圈,再被举高高。四周空空,他们为什么坚持要住在这里?没有灯没有网的夜晚,我们早早进入梦乡。
Alpage de la Peule:没有电没有网,几乎没有热水,住宿条件艰苦。伙食是可以想见的山里人的变化不多的食材和单调的烹饪——沙拉+奶酪土豆+水果。
Day 5
Alpage de la Peule (2071m) - La Fouly (1610m) - Issert (1055m) - Champex-Lac (1466m) Pension en Plein Air
走出山里,今天一路所经过的是“真正”的瑞士小镇。纯白的雪山尖尖之下是碧绿的松树林,松树林下是翠绿的草地,草地之上散落着小木屋,小木屋的阳台上摆满了红色的鲜花,溪流从小镇中穿过。我们也徒步穿过几个小镇,精致温馨的小木屋前都有大院子,一览天地自然之灵气。但小镇多是了无生气,除了见到一些木雕般的老年人,几乎感受不到人的热闹。这段路线可以说是全程中景色最秀美的一段,坡度适宜,松树林在阳光的加热下散发坚果油脂的香气。

今天的线路是唯一颠倒的一天,上午轻松下降,下午艰难攀升。但攀升终点Champex-Lac一面小湖如一颗蓝宝石让人欣喜。松林雪山环绕,湖中小船、皮划艇、桨板像彩色糖果躺在布丁上,戏水的青年,环湖的老人,小镇的美貌诱发了人的激情和活力。今晚就住在湖边,住宿条件之舒适令我们感到仿佛昨晚还是艰苦山里人,今天就是富豪坐拥雪山湖景房。
晚饭后绕着湖散步,小船都停靠在了岸边,野鸭独享湖面,慢悠悠地游着。湖边小木屋慢慢被点亮,人们在露台吃饭,或是面对着湖面发呆。太阳下山,远处的雪山被罩上粉色的光辉,再倒映在湖面上,漫山松树林黯然失色。雪山抛下了白日的威严和雄壮,在落日时尽显祥和,使人也抛下了征服他的欲望,只感到内心的安宁。光辉从山的底部一点点褪去,雪山用他亘古的身躯计量时间的流逝,直到最后一抹光辉散去,整个湖面突然静了下来。

Pension en Plein Air:住宿条件非常好。Champex-Lac是当地的滑雪度假小镇,设施完善,也是TMB顺时针路线的“官方”起点。
Day 6
Champex-Lac (1466m) - Plan de l’Au (1330m) - Alp Bovine (1987m) - Trient (1279m) Auberge Mont Blanc
早上醒来睡眼朦胧望望窗外,雪山之颠的冰川也初显姿态,再多迷恋也得上路。多日的徒步已经让双腿变得疲软,疼痛转换成一种麻木,脚底也磨出了水泡和老茧。今天的路线在松林中蜿蜒盘旋,小路上散布着碎石块,每一步都刺激着脚底的某个脆弱部位。阳光毒辣,热气蒸腾,我们攀爬了不一会儿便后背湿透。今天的上升感到格外吃力,终于快到Alp Bovine山顶,放起了万青的《郊眠寺》,风铃声起,仿佛一阵清风拂过,顿时神清气爽,一扫疲态。“西郊有密林,助君出重围”,我们正一路向西,被重重松树林围困,不见山顶的光……“人间明暗”,我们冲出最后一棵松树的防线,来到无限的光之世界,远处雪山重又冒出尖尖角,往下罗讷河Rhône一片秩序,城镇和田地方方正正,以河为中轴延伸至远方。世间皆是明亮,只有松树的阴影在风中细碎地摇晃……
今晚住宿的refuge在一个瑞士小村庄,在望向雪山的方向上正好可以看到小教堂,小教堂外墙漆粉红色,与雪山的白和草地的绿相映成趣。夜来时风雨大作,闪电把夜幕撕开,雪山惨白,唯有小教堂的灯晕不为所动,慰人心神。我们在电闪雷鸣下相拥而眠。

Auverge Mont Blanc:安静的小镇,住宿条件还行。晚上吃的是瑞士国菜——(臭)奶酪火锅。
Day 7
Trient (1279m) - Col de Balme (2191m) - Col des Posettes (1997m) - Tré-le-Champ (1417m) Auberge la Boerne
今天是行程的倒数第二天,它注定要背负着前六日积累的疲劳,以低伏的姿态为最后一日的升华做铺垫。日复一日的攀爬如西西弗斯的巨石将我们最初的激情磨灭,风景也开始让人觉得千篇一律。男友那么爱雪山的一个人,今天也一直埋头前进,无心欣赏风景。然而到达Col de Balme山顶时,眼前的风景还是震撼了我们。行走数日,终于又见勃朗峰山脉,数座雪山巍然矗立,直指云端,Chamonix在巨大冰舌之下,已依稀可见,那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

沿着Col des Posettes,与对面群山冰川平行,惹人不住转头相望,被其壮观所折服。这个地点被称作是观赏勃朗峰的最佳位置。小径两侧是低矮的灌木丛和各色的阿尔卑斯小花,野生蓝莓大片地生长,诱人的自然果实与冰川相争,挑逗徒步者的口舌。


下午到达住宿点Auberge la Boerne,小木屋非常有风情,对面的小屋挂满各色鲜花,几排木桌凳供徒步者放松疲惫的身体。只可惜走进屋里踩着木楼梯爬上楼一看,密密麻麻的床重叠着塞满了低矮的楼层,不亲眼所见你都难以相信这个房子里居然可以躺下这么多的人,是空间折叠了?还是人被藏起来了?晚饭后暮色降临,我们悄然散步,穿过无人的屋舍,花盆里兀自生长的植物,湿软的草地,一只惊觉而逃窜消失的小鹿,雪山在黯淡云霞中泛出淡紫色,安静又神秘。我们就这样伫立着,直到天黑透。
Auberge la Boerne: 全程下来住宿条件最差的一家,TMB的耻辱。强烈不推荐。
Day 8
Tré-le-Champ (1417m) - Tête aux Vents (2132m) - Lac Blanc (2352m) - La Flégère (1875m) - Les Praz - Chamonix
最后一天,磨难尽头,重生之日,意义之环相扣而永恒之时。我们像冲锋队一样加速抽取耗尽骨肉中最后的力量,释放长途跋涉中积攒压缩的信念,只顾一个劲儿的往上攀爬。冲刺Tête aux Vents的路上会经过著名的悬梯路段,金属或是木质的扶梯/台阶帮助徒步者攀登陡峭的崖壁。从崖壁上可直接望见身下的峡谷,峡谷里的小镇,对面的勃朗群峰。继续往上行进来到Lac Blanc,出发之前有看过它的“宣传照”,蓝色湖面倒映勃朗峰雪山,像一个永恒静谧的镜像世界,庄严,亘古不变。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期待登顶,呈现水草绿色的湖面只能让人感受到一片死水之态,湖水浑浊不清,以至于倒映水中只能依稀辨别轮廓的雪山也漂浮幽然死气。众多徒步者聚集于此,像猴子一般上蹿下跳,绕湖攀爬乱生的岩壁。没有高潮。我们的心反而平静了,知道这次的徒步之旅已近尾声,后面再也没有下一次攀登了,心是那样的安宁,像乘坐滑翔伞平滑地飞翔下沉,满目尽是脚步踏寻过的风景。我们坐在湖边的小角落里,不紧不慢地吃picnic——火腿三明治,煮鸡蛋,西红柿,薯片——每天午餐picnic几乎都是相同的难吃的东西。彻底的放松休息后,我们启程下山,抵达 La Flégère,乘缆车,回归地面。

走回Chamonix的路上,沿着小溪穿过公园,阳光透过树隙在流溪上闪耀,碎影在脚下摇动,人群在远处喧哗,从大山重返人间,那些窸窸窣窣的感觉从末梢涌入,像手臂麻木找回知觉的时间,像灯管通电整流嗡嗡的鸣响,我们从自然中走出来,意识到自我,那个世俗的我。勃朗峰在身后或面前,或周遭,或脚下或头顶,或天边之遥,都不重要,它不过是那光明和黑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终
Tour du Mont-Blanc
我们的装备清单(无帐篷和炊具)
单包负重约10kg (Every gram matters!牢记)
- 身份证件(护照)
- 现金(欧元)和银行卡
- 登山设备及衣物类
登山杖
速干T恤(底层)、轻薄羽绒服或者保暖衣(保暖层)、轻便防风防雨外套(外层)、连体雨衣和登山包的防雨罩(防水层)
登山裤、保暖裤夜用
换洗内衣和袜子(不是每个住宿点都有洗衣和烘干设备)
登山帽
登山鞋(我们买的Decathlon基本款)
睡袋(最后感觉用处不大,整体住宿条件都还行)
拖鞋
手套(视个人情况)
太阳镜
地图和Guide:我们买的IGN的Tour du Mont Blanc地图和Cicerone的The Tour of Mont Blanc指南
- 洗漱用品
毛巾、纸巾
护肤用品(防晒霜非常重要)
洗漱套装
- 实用杂物
笔,小刀,剪刀,塑料袋
- 电子设备(装在防水密封袋里!)
手机及充电器和转换插头
其他电子设备(相机等,视个人情况)
- 食物类
水(1-2L/人),沿途通常有补水点,我们还买了给水消毒用的小药片Micropur以备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靠自然水源补充水分,然而最后并没有用上
高能量高热量食物(燕麦棒、坚果和水果干、能量补充果冻、电解质补充剂、肉干、巧克力等)
- 常用医药包(创可贴、消毒用品、肠胃药、感冒药、退烧药等)
-
silv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1-30 17: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