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消费总结
查看话题 >钱的思考 I 5. 2021财务盘点&2022支出计划
在复盘中发现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意识开始新一年。
2021是我记账的第五年,连续几年记账下来,对自己的消费习惯算是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整体来说在不断趋向理性。没达成年初50%储蓄率的计划,但45%是有的。三年里,从月光到这步,在做出反思前还是先给自己一点肯定,确实有进步。
这一年我有点和自己较劲,经常会产生“这个东西是不是必须的,如果不买是不是也可以”的纠结。回头冷静下来看,确实有不少东西不买也可以,但真到说“年度最后悔的N笔消费”也没有能上榜的。除了一罐速食海苔买回来一直闲置占地,其他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有比较高频的被使用,或多或少的提升着生活的幸福感。
我很理解那份纠结和焦虑的原因在哪,这五年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收入也呈上升趋势,但那是建立在工作日益忙碌上,而收入-支出的差额并没有太大增加。为满足消费而忙碌,为慰藉忙碌而消费的循环,消解掉了生活的意义,这样的生活让人不快乐。
2022年生活状态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希望这一年支出不要再增加了,最最好是,能比去年减少个10% 。但具体到该不该买某个东西上,我应该学着放轻松一点,只要整体能保持计划的完成度,是不是偶尔用小物件犒赏自己就不要计较了。

节流还是要从大头出发,从2021支出饼状图看,排前三的是:房租、医疗健康(含保险、体检等)、约会,再加上食物、服装和护肤,这6项占了绝对的大头——79%。
1.房租
通勤距离对生活幸福指数影响很大,目前住太远了,春节后打算搬到离公司近一些的地方,城里房租肯定是只升不降,不过综合考虑还是比较值得的决定。
2.约会
我知道这块是我所有支出里最没计划的一部分,但我一直不想去处理,它涉及到两个人,胖达一直是一个活在当下率性而为的人,如果我做一个很明确的划线,他势必要跟着一起调整消费习惯,感觉会有点勉强他。
不过最近我想法有点改变:
1)我这样不加沟通的直接做出判断,其实并没有真正尊重他的想法,而是一种自以为是。更好的处理方式是我把自己的理财想法和支出计划分享给他,一起商量约会部分的预算,如果他真的不接受这种方式,再去一起考虑其他解决方案。相信对方是可沟通,可信赖的,并真的去沟通,这点非常重要。
2)我多少陷入了感情表达和消费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陷阱,觉得如果控制这部分支出,就有不够爱的嫌疑。而实际上,适当的花费是必要的,但花费不会和幸福快乐等比正相关下去。
3.医疗健康
保险和体检是无法减少的固定支出,我甚至也推荐身边所有人,最好每个人都能在常规社保医保外,再配置一定的商业医疗、重疾、意外险。算是花小钱买个相对大保障的划算事情。
这部分能减少的就是,减少去医院的可能吧。已经连续两年,去医院花到超过医保门诊起付金额了。
4.食物
我在食物上的开支不算高,不打算刻意再去节省。不过可以适当在有活动时候买一些耐储食材,以及尽可能保证不浪费食物,买回来(包括朋友送的)在保质期内及时消耗掉。
5.服装
2021年是过去三四年服装鞋包上支出最多的一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段购物欲那么旺盛。现在状态回归平稳了,这项上就尽量非必要不添置吧。
6.护肤
我化妆非常简单(防晒+定妆粉+眉笔),洗护也基本都是很大众很开价的产品,这项能窜到第6位,和我把三次做光子的钱也算进去有关。这项能做的也是不浪费,不囤货,空瓶再入新吧。
以上都是做减法的,也有想做加法的,比如文娱和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公益。
1.文娱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文娱向的消费。比如买书、观影、看展等,也包括打赏喜欢的节目或购买他们的周边。
2.公益
我一直不认为公益是有钱人才该做的事,自己虽然只是个收入有限的普通人,但有幸目前家人健康收入稳定,每月能有所结余,所以完全可以在能力范围内略微做点什么。最近会请教对公益有关注或有参与的朋友,找2~3个可以月捐的项目,定期捐款,略尽绵薄之力。
金钱不等于幸福,但金钱会束缚幸福的可能,希望2022能朝着幸福和自由的路,多走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