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怎样呢?
又能怎样呢?每个人都有他需要苦恼的事,他必须为这件事付出自己的好心情。
自从彻底结束自己冗长的学生时代以来,但凡和许愿有关的动作,我都会默默祝自己能够发财。当然亲朋好友的健康还是第一位,但“变有钱”绝对是第二名的存在。并不是想过那种肆意挥霍的生活,而是当需要某些用购买就能获得的满足和幸福的时候,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从小在穷日子里长大,后来家境慢慢好转,对于“钱”的种种态度,我好想都有过,当然除了“挥霍”。所以在“消费”面前,会有一种类似于双向情感障碍一样的东西,有的会“如流水”,有时候却“如抽丝”。真的是受了父母的垂直遗传,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的消费观简直和他们如出一辙。比如买吃的东西如流水,比如买理财产品如抽丝。当我发现身边人吃饭、交通的时候都热衷于刷红色绿色的线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没有这个技能。在潜意识里,自己一直是一个穷人,无法承受哪怕一丁点儿的损失。去年钱包被人翻过,丢了千八百块,郁闷了半个多月。
最近关注的B站up主“延边小杨”,过年给杨妈妈买了一条项链,提到杨妈妈为了供儿女上学,卖掉了结婚戒指。这个事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虽然那时候家里因为买房子欠下的债务已经基本上还清了。但苦过来的爸妈因为怕供不起我念书,放弃了单位集资建房的名额。当然后来全国房价起飞之后,他们还是挺后悔的,但这也是过去好多年之后我才知道的事。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谁曾经想过买房子也算是一种投资呀!后来,我们的小县城慢慢富裕起来之后,老爸老妈的收入也增加了,“投资”这个概念也开始在我们山沟沟里时髦起来,老妈也买过基金,也跟着所谓的“老师”买过贵金属,虽然都是以赔钱收场,但好在仅限于四位数以内的操作,没有因为这个损失而闹了心病。所以,我也从来不相信股票虚拟币之类的东西,并不是觉得这些东西是骗钱的存在,而是对自己能赚钱没有丝毫信心。总觉得靠自己的力气和才华才是赚钱的唯一途径,2022年了,在这方面我依然是一个“古时候”的人,这种观念不妨碍我对有经济头脑的朋友的钦佩,只是没有这方面才华也不会有那种心痒痒的羡慕。这种羡慕和对所有有钱人的羡慕是同一种。
工作之后,“靠才华赚钱”这件事突然变成了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当然90%的原因是来自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否认,客观环境占的那小部分原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选择行业对于“赚钱”来说至关重要。“职业”和“赚钱”有时候可以画等号,有时候并不能。我受到的教育,我的职业,对于“生产力”来说没啥主要的贡献,自然也不会赚大钱。每次和同龄人聊天,意识到自己的经济可能是最“惨”的一个的时候,也会理解到这个层面。我的才华,不是一个赚钱的才华。于是和我一样的好多人跳出了舒适圈。而我没有胆量和远见,被舒适圈套牢。其实也是一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厚脸皮。
可是,又能怎样呢?四十不惑,看透了人生,对于金钱的挣扎是舒适圈内的“亚穷人”理所应当的苦恼。
p/s 好久没有写东西,突如其来的回归。本来因为过年回家要带宠物不能坐公共交通,但处在——租车钱又太贵,还不想麻烦老人长途跋涉接送,疫情期间原本不需要苦恼的事也都处处碰壁——这样一种纠结状态才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东西。后来逐渐跑题……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就当做一篇播客更新算了……祝自己早日发财吧!(虽然不知道如何能办到……)
p/p/s 傻逼新浪,博客不能发文章了……还好我是在txt上编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