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讲名著悉人生
许倬云:我就讲人要找归宿,要找理想境界,我想,先拿《水浒传》解释。 (这段为采访许倬云夫人,放到后面) 元明之际,天下大乱,施耐庵想安排一个理想的世界,梁山泊,人没有等级,人没有高低,108个人,人人处成兄弟一样。美好的境界是一个事情,里头作伪的,虚的,宋江,一辈子假。到了最后,终于108人通通一个个完蛋(只有几个人悟透了的,都逃开了这个世界)。 施耐庵的朋友,也是小辈,就写了《三国演义》,从头到尾成败不计,义气为重。作为关老爷纯粹坏在义字上,脑袋也丢了。刘备坏在义字上,江山也丢了。反讽的是,司马家成了,又是个破灭。 然后我们讲《西游记》,意马心猿,孙猴子是心,意是那个白龙马,心在导路,马只载人。猪八戒是欲望,贪东西,好色贪吃,但是还非他不可,这个欲望还驾驭着这匹马。到最后,求真经,真经给了你是无字的。那个无定河,先死了才能过去。 所有的追寻(理想、义气、欲望)到了最后是虚空,所以我在人的理解是这样子(人生的局面就是虚空,认识虚空,才能摆脱)。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