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之前置词提炼
归纳概括是公务员考试中基础题型,是一切题型的本质题型,属于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想要在归纳概括中取得高分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重点,而前置词作为拿分的要点往往被考生忽略。为此,中公教育就如何才能在基于材料的基础上有亮点、拿高分,与各位考生分享一下书写前置词的技巧。
一、知方向:何为前置词?
在阅读材料提炼要点之后,对要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概括就是前置词,前置词是可以一个或几个意思相同的要点起到概括性的作用的词语。
二、知本源:为何书前置词?
前置词本身作为答案要点的一部分,具有一定分值配比;同时将关键性的词语书写在前,可以让考官可以一目了然的确定答案的准确性,保证要点不失分。
三、知诀窍:如何找到前置词?
技巧1:对要点进行合并同列项
【中公解析】
具有相同要素的要点合并在一起书写,找到共性,确定前置词。
1、同义法:
含义:相同意思的要点合并。
【例】概括小微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小微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小微企业当前员工工资增加;小微企业当前房租上涨。
将原材料、工资、房租3个要点合后,确定共性话题为:经营成本,即为前置词。
故整理为: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员工工资、房租等成本上涨。
2、同主体法:
含义:相同主体放在一起书写。
【例】概括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为达到市场岗位的能力要
(2)企业更多偏向于聘用较多工作经验的人才
(3)政府未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要点1为大学生自身原因;要点2为企业原因;要点3为政府原因——通过不同主体
要点进行分类。
3、同领域法
含义:相同领域、范围的内容防在一起书写
【例】概括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
(1)经济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2)主流文化和民间文化不能更好的融合,造成脱离状态
(3)生态矿产资源遭受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多样性减少;
要点1为经济问题;要点2为文化问题;要点3为生态问题——通过不同范围将要点
行分类。常见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技巧2:原文提取——把握材料逻辑
作答题目时,细心的考生不难发现往往材料呈现的是总分逻辑,在总起句中,有某个
词语几乎涵盖后文所有要点,这种词语就是前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