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寻异一一《新旧唐书》(4)》陈再明22、1、26
百十三,太宗弑兄杀弟
唐太宗李世民,高祖李渊次子也。方四岁时,有书生见之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治世安民。″乃采取其语名之曰″世民″。及长,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年十八举义兵,高祖之得天下者皆其功也。
高祖登帝位,立长子建成为皇太子,世民封秦王,元霸封卫王,元吉封齐王,皆同母所出也。建成为人无赖,多猜忌,以世民功高而望重,恐将来必不利于己,与元吉密谋欲杀世民。一夕,建成召世民夜宴,毒酒而进之,世民酒后心暴痛。咯血数升,知其中毒,得药解免。
高祖闻之,谓世民曰:″观汝兄弟似不相容,不可同处,当遣汝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仍建天子旗帜如粱孝王故事。″世民泣辞不许,将行;建成与元吉谋曰:″秦王若至洛阳,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密令数人上封事以沮之(阻止),高祖遂止世民不遣行。
会突厥入寇,建成荐元吉将兵击之,率更丞王咥告世民曰:″太子语元吉曰,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使壮士拉杀之,因遣人说上受我以国,而立汝为太弟。“世民以告长孙无忌,无忌等请世民先事图之。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旦夕,欲俟其发以义讨之,不亦可乎?′诸人促之不止,于是世民意乃决。
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乱后宫,且曰:″兄常专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永违君亲,亦实恥见诸贼于地下也。″高祖大惊,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 次日,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伏兵于玄武门,建成元吉俱入参,至临湖殿,觉有变,遽反走,世民随呼之,元吉引弓欲射不能满者三,世民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尉敬德追杀之。
高祖闻变,谓裴寂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嫉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高祖曰:″此吾之夙愿也。″遂立世民为皇太子,军国庶事悉委太子处决后奏闻。
越二月皇太子即皇帝位,改元贞观,尊高祖为太上皇帝,时武德九年秋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