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街边摊
偶然看到豆瓣帖子《三亚不愧是东北第四省》,我留言说:我现在就在海南的一个小镇,真的感受到了小时候才有的街市氛围。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山城里,那个时候,街边摊是很随意的存在,有集中在固定街道的,也有随便停哪儿就卖的。那个时候,还没听说过“烤冷面”这个东西。
街边上都会卖什么呢,我得想想了。
夏天有满是冰碴儿的冰激凌、盖满果肉果冻的刨冰、全是色素香精的炒冰、裹着大棉被卖的冰棍儿。
冬天有整根扔到炉子里的烤苞米(馋)、烤地瓜。
我最馋的还是坐在街边的帐篷里,围着火炉子,撸着一个扦子上只有四、五粒小肉丁的羊肉串,肥瘦相间的小肉丁,混杂着炭火和铁钎子独有的香味儿,只是撒了很简单的调料,就很香很香!
还有还有,5块钱一大把的烤干豆腐,香辣!边缘带着焦香的脆感,却又有着浓郁的酱汁,老香了!
还有满是佐料的炸鸡架(真正的吮手指)、面比肉厚的炸猪排(其实我最爱吃炸土豆片)、种类多到数不过来的鲜族泡菜、裹满黄豆粉还带着温热的打糕。
还有老奶奶坐在路边,支着一个小炉子,架一口小铁锅,翻炒着瓜子,炒好了就倒在一边卖。
还有我至今没吃过的煎粉、看都不敢看的烤毛蛋、闻着就香的盘丝饼(应该不是本地小吃,因为少见,但是小时候走到这个摊子就走不动了,太香了!)。
“嘭”的一声就好了的爆米花我不大爱吃,我喜欢吃大米花,虽然有糖精,但就是抵不住那酥脆的口感和把脑袋埋进去吃的欢乐。
还有什么呢,我想不起来了,因为太多了,也因为有点久远了。
馋,是因为离开那个地方再也吃不到了,因为离开了那个年代再也看不见了。
当然,现在就算有小摊,我也不敢吃了。
所以,就剩下馋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