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睿撰写的对古琴谱集《研易习琴斋琴谱》的考述,据《中国古琴谱集》

清·章志荪编著
《研易习琴斋琴谱》,分上、中、下三卷,章志荪编著。章志荪,安徽泾县人,字梓琴,号研几。生于一八八六年三月七日。一九〇五年以附生考入荆南师范学堂肄业,并从宝庆李缉熙学琴,后又从陈寿臣学琴。自此搜集琴谱与古琴不遗余力,曾搜罗琴谱达六十九种,收藏古琴达二十四张,因此后取书斋名”念四琴斋”。又因曾藏有南宋”仙籁”琴,故取书斋名”仙籁阁”。据传编有《仙籁阁琴谱》,共收三十二曲,但坊间似未曾见过此谱。又因藏有宋琴”漱玉”,号书斋”漱玉山房”。毕生研究易经,深谙易学。一九四九年后居台,其在台寓所故名”研易习琴斋”,编琴谱名之曰《研易习琴斋琴谱》。
《研易习琴斋琴谱》共有正式与非正式出版的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上、中、下三卷线装琴谱,三卷分三年陆续出版,(上卷一九六一年、中卷一九六二年、下卷一九六三年)。第二版是一九八二年的三卷合订本,由台湾学艺出版社出版。后者在琴谱前面的目録页编排上做了调整,目録是按曲谱定调分类编排,而不是按乐谱中原来乐曲的排列次序编排(传统的琴谱中常见以定调分类排列),相信这是编者有意而为的,但是在书中并未针对这点做出说明。另外,原谱上卷编辑时将《客窗夜话》放在乐曲第一首,但目録中却是第五首。此外,乐谱中有部分指法上的误植是按孙毓芹(章志荪弟子)的传授而订,为尊重原谱,不在原谱上修正,而另列校正表以兹参考。
曲目
鹿鸣中吕均宫音,凡三段,有歌词、后记。
阳关三叠中吕均商音,凡三段,有歌词、后记。
归去来辞又名乐天操,中吕均征音,凡六段,有歌词、后记。
梅花三弄中吕均宫音,凡十段,有后记。
客窗夜话中吕均征音,凡九段,有后记。
醉渔晚唱中吕均征音,凡六段,有后记。
平沙落雁中吕均宫音,凡八段,有后记。
高山宫音,凡八段,有后记。
流水中吕均宫音,凡七段,有后记。
汉宫秋羽音,凡十段,有后记。
太古引中吕均商音,凡三段,有歌词、后记。
阳关三叠无射均商音,凡三段,有歌词、后记。
伐檀中吕均角音,凡三段,有歌词、后记。
玉树临风羽音,凡四段,有后记。
渔樵问答中吕均征音,凡八段,有后记。
空山忆故人中吕均商音,凡八段,有后记。
水仙操一名屈子天问,中吕均商音,凡十二段,有后记。
鸥鹭忘机中吕均宫音,凡五段,有后记。
白雪中吕均征音,凡十段,有后记。
和阳春中吕均宫音,凡十段,有后记。
南风操征音,不分段,有歌词、后记。
湘江怨凡四段,有歌词、后记。
凤求凰征音,不分段,有歌词、后记。
良宵引中吕均宫音,凡三段,有后记。
梧叶舞秋风中吕均宫音,凡十段,有后记。
圯桥进履中吕均宫音,凡七段,有后记。
沧江夜雨又名沧海龙吟,中吕均羽音,凡七段,有后记。
搔首问天商音,凡七段,有后记。
胡笳十八拍无射均宫音,凡十八段,有曲意解题、后记。
研易习琴斋琴谱校正
第六七九页《阳关三叠》第一叠最后一行字第四字”忍”:中指九徽一弦,应改为:中指十徽一弦。
第六八〇页《阳关三叠》第二叠第三行字第九字”人”:大指五徽,应改为大指五徽六分。
第六八〇页《阳关三叠》第三叠第七行字第三字”忍”:中指九徽一弦,应改为:中指十徽一弦。
第六八一页《归去来辞》第三段第二行字第十字”心”:撞飞飞,应改为飞吟。
第六九六页《太古引》第一段第二行字第十三字”那”:撞后面漏”名指十徽掐起”。
第七一四页《湘江怨》第二段第一行字第二字”有”:名指十徽五弦后漏”上九”。
第七一四页《湘江怨》第四段最后一行字第九字”相”:散挑六应改为”散挑五”。
第七一六页《关山月》第一段第三行第七、第八大字”仑七勾六”:应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