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参差
明天不能回家,还要给小朋友讲一天展览,现在有点睡不着,也不想看资料。来写一点突如其来的感受。
之前我发广播说带着小朋友看展有一段时间了,然后意识到了世界的参差。具体就是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上海的小朋友可以在美术馆里看伦敦泰特美术馆的珍藏,可以看马克夏加尔,还可以在杨浦滨江用高端望远镜看太阳黑子…还能去时装周走秀,等等活动。但是比如偏远地区的娃呢,我表姐的小孩,在小城市就没有一点点这种资源…她的妈妈是老师,她肯定是有一个更好的氛围。但是这也没办法跟上海的小孩比…因为她就算有财力,也没得选。

而且刚刚说的以上资源仅仅针对上海的普通家庭小孩。或者甚至更普通的家庭,只要这些小朋友的家长有意识,就可以多多少少用到这个城市的资源。更不用说那些更加有钱的人,可以请运动员当教练,请外国人练口语,周末还去骑马什么的...真实情况是有钱纨绔子弟比例很小,这些小朋友,反而也很努力。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有些人一出生就是满分,但他们还想把附加分全都拿到手。
我一直觉的,我们这一代上学的时候,好像工作和工作,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根本就没这么大。。但今天又想起一件事情,觉的其实这种参差在我那一代也早就出现了,我小的时候,大家非常歧视艺术生,舞蹈生,美术生,音乐生,那都是因为学习不好才去学的。并且艺校很乱啊,balabalabala...学校里的老师也是这个观点,并且无意识的表现在自己的行为里。
后来我转学到南方的某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我同学的妹妹,在全市最好的民办初中,成绩非常好,但是她为什么会说自己很遗憾上了这个初中呢,这个原因就比较超出我的认知了。她本来是要上舞蹈艺校的,但是因为膝盖骨太大,身体条件的原因没有被选上。还在家里哭了好久,不得已上了最好的民办初中。当时15岁的我大为震撼,原来有人是主动去学舞蹈,并且还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的啊!
后来上大学了,某内陆舍友看到隔壁宿舍一个女生18岁化妆,她说,这种爱化妆的人肯定不好好学习,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再次看见了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对这个女生的想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真的很可怕。那么事实又是什么呢?事实是隔壁宿舍的女生,是山西省理科前400名考进这个专业的…她又聪明,又努力,又成绩好。
可能艺校很乱的确是真的,但是艺校的学生多数要住校,而住校的时候他们才14,15岁。自己各方面都没独立,一不小心被带到沟里也可能会发生。也许有些女生,碰巧就是爱美但是成绩不好,但是爱美,化妆和成绩好不好,其实关系也不大…谁不爱美呢?天性使然。
但是,我最想说的是,我们不能有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学艺术的,就是乱的,成绩不好的,才去当艺术生。爱化妆的,都是成绩不好的坏女生。这种认知过于单一,且对自身和自己的下一代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现在大城市的,高净值人群的这种单一价值观可能比较少了,但是那种不太发达地区。以及认知很低下的人,也许还是会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就导致了自己下一代错过一些机会,或者视野也变得很窄。
当然现在Z世代,不愁吃穿,家长和老师也宽容许多,各方面的想法也很超前。我今天写的这些东西也许过于老套,杞人忧天。那就太好了,我只是单纯的希望以后的小朋友不要在客观环境上无法逾越城市能级的差距,而又在认知上更加落后了…我希望大家都有机会看看法国运过来的艺术真迹,起码尊重艺术和美,心向往之。
最后,即使偏远地区的娃和上海的娃差距会有,但也没有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非得去罗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