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三联(2000年旧作翻检)
淘书手记(2)
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些三联版图书和港版图书了。
名曰三联书店,三联版图书自然少不了。黄仁宇的大历史系列这里都有,还有“三联精选”,如:《杂忆与杂写》(杨绛)、《文心》(夏丏尊、叶圣陶)等等,可稍觉遗憾的是,“三联精选”也并不齐,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等好像找不着,而且早期三联版的图书也没有见到,只有一些新近出版的书。
至于那些港版图书,也是我淘书的重点。在这里,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香港与广州的物价差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香港人到深圳“疯狂”买书了。知识并没有价格,但印着知识的书却有价格。若你想得到一些没有价格却有价值的知识,不管你是否能领会得到那些知识,你都必须先付出——购买那些有价格的书。
书的昂贵,书价的猛涨,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书虫叹息不已,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一本香港三联版的《真话集》(巴金)也要三十多块钱人民币,虽然比用汇率折算的价格要低,但人文版的《随想录》(包括《真话集》等五卷书,巴金著)也不过是三十多元罢了。不过,一些在大陆似乎没有再版的图书,而又有香港版的,即使贵,也很有诱惑力。譬如一本香港三联版的《语文杂记》(吕叔湘)要将近二十元。本来考虑到本月的财政状况颇为不妙,便不想买了,但吕先生这本小书实在很不错,便只好勒紧腰带,硬着头皮买下它。当然,这里还有一些便宜的港版图书,并且也颇为不错,比如《中国本身拥有力量》(钟叔河)、《夜阑话韩柳》(金性尧)等,但可惜的是,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本,很少见有什么新书的。
三联里最让人头疼的便是那个不知卖什么的柜台了,整天放着不知什么英语,让人烦不胜烦。当你翻开一本哲人的书,想聆听一下哲人的教诲时,你听到的却是“Could I ask your name?”“What a beautiful day!”之类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
总的来说,三联书店的书是经过一番挑选的,还是值得淘一淘的,特别是那些三联版和港版书。
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些三联版图书和港版图书了。
名曰三联书店,三联版图书自然少不了。黄仁宇的大历史系列这里都有,还有“三联精选”,如:《杂忆与杂写》(杨绛)、《文心》(夏丏尊、叶圣陶)等等,可稍觉遗憾的是,“三联精选”也并不齐,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等好像找不着,而且早期三联版的图书也没有见到,只有一些新近出版的书。
至于那些港版图书,也是我淘书的重点。在这里,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香港与广州的物价差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香港人到深圳“疯狂”买书了。知识并没有价格,但印着知识的书却有价格。若你想得到一些没有价格却有价值的知识,不管你是否能领会得到那些知识,你都必须先付出——购买那些有价格的书。
书的昂贵,书价的猛涨,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书虫叹息不已,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一本香港三联版的《真话集》(巴金)也要三十多块钱人民币,虽然比用汇率折算的价格要低,但人文版的《随想录》(包括《真话集》等五卷书,巴金著)也不过是三十多元罢了。不过,一些在大陆似乎没有再版的图书,而又有香港版的,即使贵,也很有诱惑力。譬如一本香港三联版的《语文杂记》(吕叔湘)要将近二十元。本来考虑到本月的财政状况颇为不妙,便不想买了,但吕先生这本小书实在很不错,便只好勒紧腰带,硬着头皮买下它。当然,这里还有一些便宜的港版图书,并且也颇为不错,比如《中国本身拥有力量》(钟叔河)、《夜阑话韩柳》(金性尧)等,但可惜的是,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本,很少见有什么新书的。
三联里最让人头疼的便是那个不知卖什么的柜台了,整天放着不知什么英语,让人烦不胜烦。当你翻开一本哲人的书,想聆听一下哲人的教诲时,你听到的却是“Could I ask your name?”“What a beautiful day!”之类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
总的来说,三联书店的书是经过一番挑选的,还是值得淘一淘的,特别是那些三联版和港版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