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河:再谈纳粹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

前两年出现一种比较考验人的说法,即纳粹也是“极左”,之所以这样破天荒,据我了解,是因为在这位推崇所谓“保守主义”的“纳粹极左论”的提出者看来,“坏东西”一定都是左的,何况纳粹本名“民族社会主义”(与我们过去通常翻译的“国家社会主义”有一定区别,虽然二者德文相同)!
换言之,“好东西”一定都是右的,“保守主义”就是其中的瑰宝,而“社会主义”则相反!
这位提出者原本有些自由主义的底色,当然不像那些完全没有现代文明常识的家伙,堕落到公然为纳粹洗地,可他的这种贻笑大方的做法,还是令本来就混乱的意识形态划分更加混乱了!
有朋友也许要问了:难道说国际学界真的就没有一套比较公认的划分意识形态、划分左右的客观标准吗?如果都像那位田园保这么主观和随意地划分左右,那不就乱套了吗?
当然,我们首先要承认,意识形态的议题、左右的议题的确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太多具体的方面、层面,甚至于随着社会环境、制度的改变,该社会的政治光谱也会发生改变,这也就给了像美国共和党这等团伙有意识地误导民众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在我看来,国际学界还是有一套比较客观、比较具有说服力的划分意识形态、划分左右的标准的,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学者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中提出的相关划分方法与标准。
巴拉达特指出,政治光谱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变革与价值观。
这里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左右的起源,它来自于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政治经验:那些普遍支持国王政策者被安排在他的右边,而主张改变现行政治体系的人则被安排在国王的左边。
自近代以来,社会变革的呼声不断高企,社会的变革速度明显加快。一个人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风向标,就西方社会的经验和现实来说,我们大致可以将人们从左往右分为五类:激进主义者、自由主义者、温和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反动主义者。
另一方面,从价值观上说,在政治光谱右端者崇尚权威、精英主义和财产权,而在左端者则强调自由、人类平等与人权。
不同的社会政治光谱自然是有区别的,这也是造成我们中的很多人认知比较混乱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就堕胎议题而言,在荷兰堕胎权是被普遍接受且合法的,因此在荷兰支持一经请求就允许合法堕胎的人,在这个议题上就是保守主义者,因为这是对现状的支持。但是在美国,由于这个议题还没有确定下来,支持堕胎的人就是自由主义者。然而,如果是在沙特阿拉伯,所有人工流产都被视为是非法的,支持堕胎的人则处于激进主义者的位置。
其实这里也隐含了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我们之中的很多人,是要求政治变革的,目前来看是属于左翼的,可是一旦社会完成某种转变,那么其中一些人可能就会转变为右翼的(比如不太在意平等与人权)。好比他们在中国很多议题上是左翼的,但切换到美国议题上,则明显属于右翼的。

那么纳粹到底是极左的,还是极右的呢?
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在不同社会议题上,其实并没有左右的固定态度,只是说往往存在一个基本面,比如说一个人强烈要求社会变革且又具有平等主义的价值观、重视人权,那么他就是典型的左翼人士。
纳粹受德国传统哲学(尤其尼采)的影响较深,它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包括:非理性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极权主义、经济统制主义、精英主义、帝国主义、军国主义。
在1930年代的德国政治光谱上,纳粹毫无疑问地被归为极右势力(德共处于最左端),因为像种族主义是非常反动的理念,精英主义(主张高度阶层化的社会、强者可以任意支配弱者)、帝国主义算是偏传统的,极权主义、经济统制主义则带有一些德国传统的“国家主义”色彩,实际上也不是左翼的东西,加上纳粹手段激烈,定义为“极右”可谓实至名归。
那么为什么纳粹主义原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呢?我觉得这应该跟希特勒等人想要利用普通人对传统精英(尤其资本精英)的不满情绪有关系,比如纳粹纲领里有一条“我们要求将一切托拉斯收归国有”,虽然这是有欺骗性的(至少暂时是这样),但确实也代表了一部分纳粹成员对于变革社会秩序的诉求——而且“社会主义”带有平等分配的色彩,承诺当时德国社会所匮乏的社会安全网——但总的来说,纳粹分子还是一帮反动主义者,尽管底色上与极左分子颇为相近!
另外需要一说的是,纳粹实施的经济统制主义应该是迷惑一般人的地方,很多国人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左派”所独有的,殊不知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它已经初显端倪,而且像蒋政权在大陆时期也尝试过这种模式。再有像很多战后的所谓非民主甚至民主国家的经济体,不少也具有计划或统制的成分。经济统制主义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不过会随着时代变化增添一些新内容,比如说更为精密化。

当然,我们可以再来对比一下所谓“斯大林主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纳粹性质的理解。
斯大林主义脱胎于马列主义,有革命社会主义、俄国民粹主义、国际主义的成分,后来又增加了极权主义、高度公有化与全面计划经济,甚至是帝国主义。
这些主要方面都是一种激进变革的要求与实践,还带有平等主义的色彩,因此是左的,只不过手段本来就有严重的问题,加上少数人最终攫取了权力,当初的平等口号未能实现——所以定义为极端(极左)是没问题的。
我们进一步来说,随着社会变革的实现,政治光谱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只不过由于像“左”或“革命”被神圣化,导致人们(尤其中国很多人)无法从现实出发去划分真正的左右,以至于出现“逢左必反”或“逢右必反”的奇特现象。
仅仅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看,由于斯大林完成了一种体制性的权力建构,他所代表的一些左的东西实质上已经成为右的东西,尤其是斯大林的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也一度迫害过犹太人与一些少数民族)。不同的是,这些社会主义的观念在当时的德国,无疑都是相当左的。
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像无政府主义者由于价值观不同,是可以大致分为左右两种的,像美国的一些右翼极端分子及枪支热爱者开始青睐无政府主义,还有很多个人无政府主义者反对诸如最低工资法、社会福利计划、平权措施、累进税率等政策,这些明显都是偏右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分享,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