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额尔古纳到额尔齐斯——
(1)
知道额尔古纳河,是在初中的课本上,孩童式探索世界的眼睛,永远都是在课堂之外。初中地理老师让我们看地图学知识,于是顺着黑龙江、乌苏里江上寻,看到额尔古纳河的名字,奇特,于是记住了它。读高中时,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一位作者的名字:迟子建。青春年少时对文字的敏感性极强,从那时对迟子建文字的热爱便开始了,但小县城里的文化资源是匮乏的,你不知道去哪里找“他”的书来读,也不知道“他”有哪些书。
对,当时还不知迟子建的这个ta是她,单凭名字一直会觉得是一位男性,文字相当柔和的男性。
多年后,当面见到她,看到她的样子,才知那些柔和的文字终于有了相应的来处。
因为喜欢她文字的关系,成为一个共同喜好她文字的阅读群的一员,分享过往时,发现好多书友都有过这样的误解,内心便熨帖了不少。
等到了大学,图书馆像一片海一样接纳了我这只精神几近枯竭的鱼。有机会把她的文字读完,散文、小说,统统不放过,包括《额尔古纳河右岸》。
于是心中生根,一定要去一次这个地方。
遇见额尔齐斯,也是初中地理的缘故。那时的世界太小,所走过的仅仅是在小镇转悠,而地理课与地图则为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我知道中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而有一天,我也想到达。

(2)
6月中旬,沿海地区已是暴热的天气,西行千里,到了新疆,还须厚衣傍身。
提前问了地陪司机师傅,得知还需要带着羽绒服或者冲锋衣之类的防寒衣,因为此前有6月见飞雪的经历,毫不犹豫地带上薄款羽绒服,并告知不在同一座城但一起旅游的朋友,她大惊:大热天需要带那么厚的衣服吗?
我说:一定要带,不带会后悔的。
当两天后,两人呼哧带喘地攀登天山时,远山有雪,雾气蒸腾,空气冷冽,她披着羽绒服一边走一边说,嗯,确实凉快,再不提我让她带羽绒服一事。
决定去那么远的地方休假,是很久以来的念想。总想跳出已经熟悉的生活,把身心放在别处,而这个别处一定要足够远。
2019年夏天,抽空去看了千岛湖。好友石头说带她一个,高中同学,很能玩在一起的朋友。假期结束时,她预定了下次的行程:下一次休假,无论去哪,都提前告诉她,她好安排好一起出发,用她的话讲:蹭旅游上瘾。
说是一起,是有点难度的。我俩生活在不同城市,做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高中毕业后基本是只保持网络联络,这不,这次出发就是两个城市同时起飞,向同一个目的地奔赴。
好在,时间差得不多,前后脚到达,来到了买东西都需要论公斤的地界。

(3)
每次选择抵达的地方,多半是心里已经酝酿了很久。如果盲目在一个地方游荡,一个人就像一个行走的皮囊。到千岛湖,是读了《目送》中的文字,加上《大明王朝1566》中对淳安的描述。现在古淳安县在湖底,海瑞的祠堂在岛上,仍旧是值得纪念。
历史是各种形式存在,迎接着那些随时来祭奠的人群。
而选择去新疆,尤其是北疆走一走,是因为李娟笔下的阿勒泰。
这是一片辽阔到让人寂寞的土地。
出行车辆上,地陪司机师傅一直说:你来到新疆后,就会发现我们新疆有多大。
忙问师傅是哪里人?因为走过一些地方,能够大致辨别口音。
师傅说,我是福(湖)南人,十几岁来这里当兵,就没有回去,快三十年了。
时间能够改变人的容颜,也会改变人的心灵归属,他口中“我们新疆”显然已经暴露他已将他乡变为故乡了。
问他知不知道李娟这个很有名的作家?
他说不知,每天睁眼就是开车,带客人游玩,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上车油门下车睡觉,哪里有时间去知道这些?
一如我几年前在北极村问地陪司机师傅,知不知这村里走出一位作家叫迟子建,得到的也是否定的答案。
对啊,这些文字与他们的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带不来饱肚的物件,知不知也无妨。

(4)
用了五天的时间,在北疆走了一个环线,问司机师傅,有没有走完新疆的一半?他笑说,你要走完新疆,至少还得来三次。
那我们仅走了新疆的四分之一,转身和朋友确认下眼神,下次还会来。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跋涉,如果没有车辆的奔走,我俩难以企及,有时候车子停在荒原上,看公路无限延伸到远方,穿过达坂(当地把一些不高的丘称之为达坂)消失在视野尽头,天地辽阔人极渺小,偶尔有野骆驼在不远处逡巡,好似我们冒犯了它们的领地。
我是极兴奋的,手机空间保持清空的状态,确保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把我看到的美带回去。于是一路看荒原、看动物、看由远至近不断移动的云层。有时,车窗外长时间的风景过于一致时,就会扭身回来和朋友聊新疆的人文和历史、自然和民俗,我是半瓶子醋,知道的都是书里读来的,但在司机师傅和好友看来,已经分外丰富,我也有额外收获,很多事情可以找司机师傅求证,如此一问一答,旅途便不显单薄。
返程时,朋友订到我所在城市的机票,俩人意犹未尽,她问,下次去哪?
我笑:古城喀什如何?
她说,虽然我不知多少,但带上我就行了。
其实,我又能知多少呢?只不过又是一次好奇的探索之旅了,只可惜会因为起起伏伏的疫情无限期延后了。

疫情没法回家过年了,以这样的形式,将几年来走过的地方做一个记录,算是给自己的总结吧。如果你喜欢,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