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秘传菜谱第二篇,热豆腐
前几天刷到日料店的视频,一个自称豆腐大师还是豆腐仙人的人在那装神弄鬼,一块煮豆腐蘸酱就能卖上百,我一看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爱吃的热豆腐吗?在我家管饱。
热豆腐在我们这还指豆腐脑,但我家人习惯把煮豆腐叫做热豆腐,我也就跟着叫了。这道菜看起来简单,就把豆腐块放锅里煮热蘸酱就能吃了,但是细捯饬起来,里面还是有点东西的。


我觉得一道完美的热豆腐的核心有三点:豆腐,辣椒油,还有切法。
说是切法,但关键就在于不能切。用刀切块之后断面整齐,在蘸酱时就差了点意思。因为太整齐了,反倒吸不进多少酱汁。一定要用手去掰,掰成随心所欲的小块,想大口吃就掰大点,想吃的有味就掰小点。豆腐掰开的断面能挂住酱汁,连豆腐带汁吃进嘴里才够有味。
然后是酱,我家的热豆腐只蘸一样酱,就是现熟的辣椒油。把一小堆辣椒面放锅里,一勺热油下去,呲呲啦啦,马上辣味就升腾起来只冲鼻子,透过味蕾挑逗着胃。图片上放的辣椒酱其实不太行,因为没放芝麻,家里没芝麻了,只能最后用一勺芝麻酱代替。实际上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吃的辣椒油不用芝麻也不用芝麻酱,甚至连辣椒面也不用。厨屋外墙上挂着鲜红的干辣椒,摘下几粒,放蒜臼里捣碎,辣椒籽就充当了芝麻提香的作用,陈年老蒜臼里捣出的辣椒面自带一点蒜香,这样熟出来的辣椒油,用于谦大爷的话说,那真是盖了帽了。这样的辣椒油还可以夹在刚蒸出来的大蒸馍里面,热气腾腾地吃,我很小的时候就能配着辣椒油吃一囫囵个蒸馍。
热豆腐的核心是豆腐,超市里买的豆腐大多偏软,口感不行。我家当地有两个地方的豆腐小有名气,一个是陈漕的石象豆腐,一个是我姥姥家的洧川豆腐。我问过我妈都是豆腐为什么还会不一样,她说点豆腐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是卤水点的,有的是豆什么浆点的,具体我也不懂。我姥姥家的洧川豆腐是老豆腐,口感紧实偏硬,有多硬呢,可以用麻绳串过去吊起来。石象豆腐要嫩一点,我都不讨厌。
今天中午是邻居阿姨送我们了一块石象豆腐,心血来潮煮了热豆腐。写了个七七八八,也不知道怎么收尾,就写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