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52:《欧洲名城录(四):奥地利维也纳》、电影《奇迹笨小孩》
1/31,周一,大年夜
诶?现在凌晨12点多,已经算是大年夜了,半小时前的昨晚其实就是小年夜了,咋就感觉今年的工作日距离过年就贴得这么近呢?
按照计划奥地利看起,也没多想,b站上一搜,率先就看到了台湾人制作的有些年代感的纪录片《欧洲名城录》。这种老片子除了画质差了点,略显陈旧以外,没啥不好的,代表性的重点肯定都给你说得清清楚楚的,果断看起!《四:奥地利维也纳》。
很难想象人家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城市有轨电车,以及方便的地下铁。首都维也纳之所以出名,因为名家云集,尤其是音乐方面。小约翰施特劳斯说自己的灵感来源于自己喜欢的这座城市,这是多么高的对于自家城市的赞美……


【奥地利——圣史蒂芬教堂】
来头还真不小,紧接着概述之后,就讲到了圣史蒂芬教堂。规模好巨大且庄严肃穆的一座大教堂,它是继德国科隆大教堂之后的世界第二高大的哥特式教堂。满是精雕细琢且高耸的尖塔,肃穆的灰黑色。内饰也是极尽豪华繁复之能事,据说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婚礼便在此举行。




下午15点半,好不容易有了半天的太阳又不知道躲哪里去了,无奈叫小孩回到家里,和奶奶玩去了,自己继续窝被子里看片子去了。
是巧合么?《欧洲名城录维也纳》的这集居然也提到了除夕夜,恰巧今天也是除夕夜。海顿在成年变声前,曾是这里唱诗班的一员,这里也就是维也纳合唱团的前身。每年除夕夜,人们会聚集到这座教堂的门前,响起华尔兹。当钟声响起时,大家齐声高歌《蓝色多瑙河》……

虽然这旋律听起来很熟悉了,但曲名却未必对得上号,更不用说作曲者是谁了。略补一下。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baidu.com

【环城大道、国家歌剧院】
看起来就和众多步行街一样,只不过人家两边的建筑是原始的欧洲老建筑。环城大道上的国家歌剧院,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地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唱家、舞者……以至于这里可以每年演出300场,且每天不重样。虽然在二战中也惨遭重创,但战后同波兰、德国一样,迅速修复!


2/1,周二,阴,大年初一
【奇迹笨小孩】
大年初一看了个励志剧——《奇迹笨小孩》,还蛮好看的,相较肥皂喜剧个人更喜欢这类,虽然,未必真能励志到多少。看完才知那标志的男主就是易烊千玺,真的还蛮正能量的阳光帅小伙。创业闯荡果真难,真的是绝处逢生,吃了苦中苦,才为人上人。和平年代,岁月静好,虽然未必都能像剧情那样跌宕,但我们不该因为一点点困难不舒服,就沮丧和放弃,我想这是本片给人最大的启示。此外,为何片子选在深圳,因为这是一个每天在上演奇迹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是奇迹者!
算算男主大致经历了多少苦难:20岁小小年纪,没了父母,不但要供妹妹读书,还要设法筹钱替妹妹治病。手机维修店微薄修理费,绝不足以在妹妹8岁前攒够手术费用。
基础技能:手机维修、高楼外立面清洁
奋斗驱动力:一年半时间内,需筹措一定资金,给妹妹治病
朋友介绍了一批原本打算当废铁卖掉的品质检验不合格的手机,不懂英文看不懂英文质检报告,靠百度翻译。知道次品质量问题在哪里后,有能力修好,有胆识吃下这批货。
翻新机非法市场遭打击,下游供应商一纸订单改口意向单而已,自身难保的年头签字不管屁用。
找到行业巨头公司,三番五次推荐商机。经理人吃了闭门羹,直接找老总。老总说后面有事,要再过一个月,眼见追堵无果,直接追至高铁车厢内。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时机,有些事等了也就黄了。
商机有人可以给,但条件绝对是苛刻的,没有定金、没有工厂和工人、还要按时交付,连自家市场经理的方案都看不上眼的老总,足以见得其挑剔程度!
光有技术不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渺小,还是需要帮手一起干。工人需要找,工厂需要找,仓库需要找,工钱需要付,厂房租金需要付,自家房租需要付,店铺当掉,小毛驴当掉……说是绝境毫不夸张,还碰上黑社会惹事、嗜赌兄弟借钱、地下炼金偷库存……
【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
继续见缝插针看纪录片。一看纪录片就是信息量大,奥地利的霍夫堡是一大片宫殿和广场。有十六世纪助攻击退土耳其15万大军的面包师傅欧根啥的纪念雕塑。据说当年面包师傅听到地下有声响,提早发现了土耳其人挖地道入城的密谋,帮助击退敌军赢得了时间。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可颂面包,它上面的星月记号,据说就是土耳其国旗上的记号,为了提醒民众时刻牢记“要吃土耳其人的肉”。


…………………………
2/2,周三,年初二,小雨
反正阴天小雨,反正没太阳,反正今天没啥约好的活动,反正这两天都睡得晚,却没怎么睡过懒觉,今天就窝被子里了。
【哈布斯堡家族】
这个家族通过政治联姻,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在欧洲多国都占据皇室位置,比如在匈牙利、南斯拉夫、甚至西班牙等地。
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居然就是这个家族在南斯拉夫的斐迪南公爵遇刺事件引起的。
奥地利还有位出名全世界的茜茜公主,原本是她的姐姐才是相亲对象,结果妹妹的美貌吸引到了对方愿意等到成年。
奥地利同匈牙利结成一国双制的奥匈帝国几十年,因为希特勒的侵占,强行被并入德国。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宣布独立,成为中立国。哈德斯保家族却只能放弃王位继承权才能准入回国,这样的情况直至两位王储获得比利时国籍、奥地利加入欧盟之后,才得以终结。


【奥地利国立美术馆、自然博物馆】
这里的自然博物馆和美术馆依旧是两座宫殿一样的恢宏古典建筑。馆藏丰富,部分摆设的保护装置或者介绍装饰几乎弱化微小到看不到。





晚上11点三刻,临睡前继续刷一点。维也纳自从奥匈帝国硕大版图结束后,似乎就缩小到很迷你的样子了。1955年二战结束10年后宣布成为中立国的奥地利,似乎也只有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世人所熟悉。电影似乎除了《茜茜公主》外,也没看到啥出名的。
它东边的邻国匈牙利,当之无愧在奥地利的历史中出现最为高频,自然往东“走”,匈牙利看起。
【匈牙利】
纪录片没想到依旧是台湾人的《欧洲名城录》找起来最容易。别看人家特效简陋,镜头远不如啥8k高清来得有画质,远不如bbc的航拍更酷炫,但之前是介绍完整系统的,还能看看的标准纪录片。
匈牙利是匈奴民族的一支(马扎尔人),和四周的各种欧洲民族完全不同,诸如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罗马尼亚民族等。也因为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几百年来历经各种侵略甚至亡国。蒙古人来侵略过,土耳其人也来过,德国人也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