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谈恋爱真的会让女生变得更好吗?
偶然间,看见一篇文章,说“多谈恋爱会让女孩更好的去识别渣男”,这篇文章的观点,对于懒人来说非常不友好。
因为一个懒散的人,她不仅懒得干活、懒得运动,更加懒得去谈恋爱。
所以关于这个“要多谈恋爱才能去识别渣男”的观点,对于懒女孩来说,用李白的话来概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一种致命的降维打击,并且属于精准降维打击!
谈恋爱其实是一件非常耗费心神的事情,所以作为懒人的我来说,并不建议多谈。
还是要从观察入手,多看对方平时的表现,在内心给对方打分,不合适就及时撤,毕竟第一次谈恋爱就步入婚姻的,确实属于运气爆棚,作为普通人来说,还是要多努力,多选择,多观察。
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不吹不黑,我觉得偶像剧男主角就是我未来的男朋友。所以我愣是没早恋,不是不想,而是痴心妄想。所以我的感情世界始终是这样的一幅场景:刚落了雪,白茫茫的一片大地。
还好那会儿互联网世界不发达,我也不经常上网,不然现在流行的“杀猪盘”受害者,肯定有属于我的一个位置。
少女情怀总是诗,为了能够早点搭上早恋的班车,我特意选择了一所被誉为“早恋摇篮”的高中,结果,愣是没人搭理,毕竟我的理想型在哪里摆着,再过一百年,我也不能够成功完成早恋这个任务。
我急了急了,这时候,有个外校的男生随便一勾搭,我就顺理成章的上钩了。
为啥是外校不是本校,因为本校男生天天在我眼前晃,我不可能去谈恋爱,毕竟距离产生美。
外校的不在眼前,我依然可以把理想型男主套在他身上,毕竟不见面。
他急了他急了,这次不是我急,是他急。
谈个恋爱不能见面,谈什么?
第一次见面,我和他拉开5米的距离,这样我就看不清他的脸,因为我近视。
第二次见面,他离我只有二米距离,我忍无可忍提了分手。
就这样,懵懵懂懂谈了二年,一年见一次,第二次见面他就被我ko了。
他觉得不算恋爱,更像是一场角色扮演,我也这么想,更像是一场cosplay。
就这样,谈了二年,谈了个寂寞。
我依然没有实现与异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哪怕碰一下男孩子的衣角都不曾有。
因为他确实不是偶像剧男主,我确实下不了那只手。
我没在这个男生身上下什么心血,他是一个道具,我在利用道具和自己的幻想对象谈恋爱。
但是得知他说自己玩老虎机输了2000元(一个男高中生)我嘴巴说:啊,你是富二代啊!(心里做出了判断:这结婚了还不得倾家荡产!)我没在意他是否抽烟喝酒,对于一个道具人,我不会在意太多。
第二次是一个比我大二岁的男人。
他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我又在拿他当道具人。毕竟他很早就出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又是做生意的,在察言观色这方面,我俩不分伯仲。
他看出了我在拿他当道具人,我也看出了他看出了我在拿他当道具人,我就很干脆了说了再见,他也很干脆的转身离开。
至此,我明白了,也醒悟了,那年我二十岁。
我开始不玩道具人的游戏了,找了个条件合适的男生,开始谈了一场恋爱,并且结了婚。
之前和道具人玩“恋爱游戏”的时候,我从不在乎男方的家境,学历、身高,职业。
毕竟只是游戏。
在恋爱的时候,多方位筛选,只有一个人勉强满足这个条件,我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直到修成正果。
没遇见过渣男,渣男在我“观察期”就会败下阵来。
我也不会傻乎乎,没头脑的喜欢上一个渣男。
高段位的渣男,我也不会遇见,因为我们不在一个世界。
同一个世界的渣男,他们也熬不过我的观察期。
只要观察够仔细,手段再多的渣男,都会露出马脚。毕竟是渣男,浑身上下总会露点儿渣滓。
这样,就能逃过一劫,不去吃没必要的狗屎亏,还美其名曰说是更好的成长。
每一次损失,总归是损失,还是要尽量避免才好。
不管是钱,还是情。
纯自言自语,如有冒犯,敬请点击退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