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算是华人的娃娃级古诗了。春风啊桃符啊,还比较熟悉,至于“屠苏”,据说这是一种药酒,到底是啥,我一直很好奇但也一直无解,毕竟我们已经有好几代人没喝过这种神秘的液体了。不过如今的日本倒是还保留着元日饮屠苏的风俗。
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据说能追溯到三国时期。南朝萧梁宗懔(lǐn)(501-565)所撰的《荆楚岁时记》记录了饮屠苏的风俗“‘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次第从小起。”(有学者认为《荆楚岁时记》经由隋人加注,可能杂揉了隋代风俗。)宋朝苏辙也留有《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清朝马之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进士]留有《除夕得庐字》诗:“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从南朝到清代,这一习俗也算是延绵上千年了。
据说用来制作屠苏的药草配方源自神医华佗,又为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本草纲目》、《备急千金要方》、《小品方》、《遵生八笺》、《景岳全书》、《杂病源流犀烛》等医药典籍均有记载,屠苏酒风靡到东瀛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屠苏两字的含义,有说法是为了屠杀名为“苏”的恶鬼,更主流的说法是“屠为驱邪,苏为复苏“,总之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
日本宫廷在平安时期(794-1185)就有饮屠苏酒的习俗,后来扩散至民间,流传至今。屠苏酒有专门的器具,甚为华美,也自有一套礼仪作法。

用来泡酒的草药被称为“屠苏散“,年底时很容易在超市、药店买到。上千年了,这草药的配方也是因地而异,各大酒藏、药店,还有自己独特的配方。


饮屠苏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不过大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规矩的。据记录,宋代一般在腊月初八制屠苏酒,将数种药材包入红色小袋,吊入水井浸泡一夜,隔天早上打出一碗水倒入酒坛,至除夕饮用。全家老小喝完以后,用红布把药渣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躲避瘟疫。
现在大家当然没有条件去弄口井泡草药了,一般也就泡在酒里,冰箱里面搁一夜。但是饮屠苏酒的顺序还是保留隋唐时期的“次第从小起”,也跟宋代记录的风俗一样,“由长辈向晚辈敬酒,敬酒顺序自幼至长”。据说这个顺序的含义是让年长者汲取年轻人的活力,得以健康长寿。还有一说是让年幼者先为全家试毒。
元旦晨起,阖家落座,面向日出之方向,开始饮屠苏酒。

屠苏酒盏有三个,也就是须饮三盏。不过大部分家庭都简化了流程,只喝一盏。
屠苏酒或许对风寒的早期症状有那么点效果,更多的则是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美好心愿和祝福。饮屠苏酒也是许多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绵了上千年的屠苏酒,应该已经不是当初的风貌了,不过人类想要战胜病魔和瘟疫的心愿一直如初。愿我们都平安健康,早日摆脱大疫的阴影,共饮屠苏话新生。愿两年多没能回家的我能在虎年与老爸老妈把酒言欢。
© 本文版权归 blankvers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