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动物园收集笔记
——《庄子》中出现的动物(《内篇》)
园长庄周。
【一】偶像动物:鲲鹏
——居于北冥待六月,风起扶摇上青天,仰问苍苍俯观人,风斯在下将图南。
【二】借喻动物:野马
——山间的雾气就像奔驰的野马,都是生物互相吹拂的结果。马是园长格外喜爱的一种动物。
【三】地级动物:蜩与学鸠与斥鷃
——榆树、檀树与蓬蒿之下的小确幸。蜩,蝉或者麻雀;学鸠,小鸠或者斑鸠;斥鷃,某种小雀。
【四】小知动植物:朝菌与蟪蛄
——不知晦朔,不知春秋。朝菌,某种虫或者菌类或者朝开暮落的木槿花;蟪蛄,一种色黄绿、黑白条纹、翅有黑斑的蝉。
【五】大知动植物:冥灵与大椿
——春秋五百年,冬夏八千岁。活的特别久的树。大椿比冥灵更著名一些。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内篇·逍遥游》
【六】自足动物:鹪鹩与偃鼠
——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饮于细河,不过满腹。鹪鹩,赤褐色的鸟;偃鼠,小田鼠。
【七】坐骑动物:飞龙
——姑射山仙人的坐骑,可游乎四海之外。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内篇·逍遥游》
【八】野生自由动物:狸狌
——野猫,可埋伏,可跳梁,可捕鼠,可爱。但是会被抓捕,实在是惨惨惨。
【九】天然自由动物:嫠牛
——大若垂天之云,不可捕鼠。但似乎活得更加逍遥一些。《山海经》“东北百里,曰 荆山……其中多犛牛”,比牦牛大一点。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内篇·逍遥游》
【十】演奏家动物:大块之风
——大块,即大自然,可呼气成风,风奏而成人籁、地籁、天籁。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
——《内篇·齐物论》
【十一】象征动物:马
——天地就是一根手指,天地就是你我所指,天地就是一匹马而已矣。园长的偏爱又来了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内篇·齐物论》
【十二】 可变动植物:莛
——我们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也是一样的呢。
【十三】朝三动物:狙
——百分百被嘲讽的楚国猴吉。听不得朝三暮四这种话,但是改成朝四暮三就完全ok,一副就很好糊弄的亚子。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内篇·齐物论》
【十四】 知居动物:泥鳅与猿猴
——湿寝而安者,小泥鳅也,坠木而不惧,猿猴者也,都有自己所适宜的位置。
【十五】知味动物:麋鹿、螂蛆与鸱鸦
——喜欢吃草的是麋鹿,喜欢吃爬行动物的是蜈蚣,喜欢吃老鼠的是鹞鹰,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
【十六】知美动物:猵与狙、麋与鹿、鳅与鱼
——猵猴喜欢狙猴,麋子喜欢鹿子,泥鳅喜欢游鱼,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共同点是都不太喜欢人类美女)。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螂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内篇·齐物论》
【十七】泡面动物: 时夜与鸮
——有些人听风即是雨,见到鸡蛋就得到了会报更的公鸡,见到弹弓就得到香喷喷的烤鸮。其实公鸡与鸮不是那么随便可以泡得到的动物。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内篇·齐物论》
【十八】 化梦动物:丽姬之牧
—— 丽姬也做了一个梦,这梦中的自己是人生的主人,还是被人生所放牧的牛羊呢?所以这被放牧的牛羊就是丽姬所做梦的那个符号。大概就是丽姬梦里的那个“陀螺”吧。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内篇·齐物论》
【十九】 影子动物:罔两之影
——罔两有一个小影子,他觉得影子像蛇腹下的横鳞或蝉的翼一样地被动地动,很没有节操的样子。影子说这是因为自己被一些东西(其实就是罔两本人)所牵制着罢了。影子本来也不想说,罔两非要问,影子只得这么说了。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内篇·齐物论》
【二十】物化动物:胡蝶
——蝶栩栩如生,人忽忽如梦。庄子的梦之图腾了。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内篇·齐物论》
【二十一】 养生动物:庖丁之牛
——若欲养生,必解此牛。师从庖丁,出师的话,连刀都不用换了呢。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内篇·齐物论》
【二十二】 出樊动物:泽雉
——沼泽地里的野鸡,走十步吃一口食,走百步喝一口水,但它并不希求被豢养在笼子里,因为在笼子里呆着虽然很安全很开心,但并不快乐。 他现在感觉很快乐。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内篇·齐物论》
【二十三】无知动物:当车之螳螂
——怒臂当车,其实难胜,虽有勇气,然则不智。
【二十四】失智动物:豢养之虎
——不食生物与全物,顺媚饲养自己的人,老虎的天性被养虎人压制了。
【二十五】糖罐动物:溺爱之马
——马被养马人溺爱之后,连一只小蚊子的惊扰都受不得,于是毁掉了自己。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内篇·人间世》
【二十六】无用植物:曲辕之栎树
——匠人石在曲辕见到一棵被人祭拜的神树(社树),对徒弟吐槽它无用,晚上被这棵树托梦教育一番。于是匠人石醒来便向徒弟宣扬这棵树狠话多的栎树的人生哲学——无用之用乃大用也。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楂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内篇·人间世》
【二十七】不材植物:商丘之大木
——树枝弯曲,树心开裂,树叶有毒,树臭难闻,所谓不材之木,所以能被忽视而长到这么大。
【二十八】怨种植物:楸与柏与桑
——关于自己太优秀所以总是被砍伐这件事。
【二十九】大祥动物:白颡之牛,亢鼻之豚
——白色额头的牛、高鼻折额的猪,因为自己有缺陷,所以不能担当祭祀吉祥物,因其“不详”,变得很“祥”。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醒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内篇·人间世》
【三十】有德植物:松柏
——松柏独正,冬夏青青。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内篇·齐物论》
【三十一】循道动物:涸辙之鱼
——虽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但总有鱼相濡以沫而向死而生,也有鱼选择相忘江湖而各自美丽。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内篇·大宗师》
【三十二】不可道动物:道
——总之就是绝了。似生非生,似死非死,超级有用就对了。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内篇·大宗师》
【三十三】四子动物:左臂之鸡,右臂之鸮,神之马车,鼠肝虫臂
——四子抱团,认为生死一体,有一个将要死亡,完全接受了自己将会化为其他的生物这个未来结果,比如化为报时的公鸡、备考的斑鸠、拉车的骏马、甚至鼠肝虫臂。这些动物代表了生四一体,万物一体。以及园长对马的偏爱再次出现。还有就是烤斑鸠那么好吃吗?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内篇·大宗师》
【三十四】 梦境动物:梦鸟与梦鱼
——颜回问孔子问题,于是孔子说颜回梦中会化身为鸟或鱼,鸟可飞戾于天,鱼可沉没于渊,不知梦不知醒,更证天下为一体。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内篇·大宗师》
【三十五】无我动物:伏羲之牛马
——据说,伏羲氏他睡时安适,醒时自得;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马,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牛;他的才思实在真实无伪,他的德行确实纯真可信,而且从不曾涉入物我两分的困境。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内篇·应帝王》
【三十六】 适境动物:飞鸟与鼷鼠
—— 鸟儿懂得高飞躲避弓箭的伤害,老鼠知道深藏于神坛之下的洞穴逃避熏烟凿地的祸患,这两种小动物很聪明。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内篇·应帝王》
【三十七】怨种动物:虎豹、猨狙、嫠狗
——因为太美丽或太有用而被抓捕。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内篇·应帝王》
【三十八】 3D动物: 南海之帝儵,北海之帝忽,中央之帝浑沌
——三个帝帝是好朋友,但是很刘关张的剧情,混沌被好心坏事,最后死去。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内篇·应帝王》